返回

79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97 (第2/3页)

的事情,不过这对于大多数家庭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考大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七口之家,五个孩子能够有一个人上大学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至于有三个人的情况,往往是非常少的。

    而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家庭还是会让两个男孩儿去读书,一部分的家庭会选择向银行借款让女儿跟着一起去读书,还有极少一部分的则是舍弃男孩儿,让更加优秀的女孩儿去读书,说到底,中产阶级也是重男轻女的,只是因为钱财的宽裕,所以他们的选择权相比起普通家庭来说,要多得多,他们也不用像那些贫困家庭一样,为了让唯一的孩子可以交得起学费,需要让自己其他孩子过早的进入社会工作。

    中产阶级对于那些不能继续上学的孩子,往往会让他们去社会上开设的学校去学习会计,外语之类的技术,让他们在这些领域能够有一技之长,毕竟中产阶级所接受的教育,大多都比较优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能够上初中,这与贫困家庭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孩子们,对于外语,会计之类比较专业的学科,便有了较为敏感的学习能力,学会了这些,未来找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什么问题,当然不用提早进入社会,去工厂里面做工。

    但重男轻女的情况是依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当男性和女性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男孩儿,而不是女孩儿,至于原因,与贫困家庭差不多,至于富裕家庭,那自然不用说,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考上大学,自然是全部都得上,反正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能不能考上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针对这种情况,女权组织自然是大声疾呼,不过更多的还是无用的谩骂,有识之士其实也知道,如果不能改变男女关系的根本,这种情况就很难改变,但想要改变男女情况的根本,这简直是要了命的,君不见现代无论是再发达的国家,孩子取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随父亲姓的吗?

    这一点怎么改变?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么发达的现代不可能,放到如今这个古代气息十分浓郁的时代,自然是更加不可能了,这简直要比把经济搞好更加的困难,所以对此,徐清也只能是摇头叹息,不过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徐清还是有可以做的地方的,比如说女性结婚之后保留自己家族的姓氏,不需要随夫姓。

    这一点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在如今的欧美,女性结婚之后都需要改姓,而在中国,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女性在结婚之后,依旧可以使用自己原本的名字,而且改变这一点,对于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却能让女性变得更加独立起来,改姓这种做法,在徐清看来,着实有点物化女性的意思。

    好似女性就是一个货物,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是父亲的所有物,等到结婚之后就成了夫家的所有物,如今允许女性保留自己的姓氏,无疑是增添了一丝独立的色彩,而第二点便是鼓励优秀的女青年出来从政,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让女性读书可以优惠,开放更多的工作,这两点,其实女权保护组织一直在做,不需要徐清去操心,身为政府,他虽然可以偏袒一方,但却不能实施这种偏向性的政策。

    毕竟男女问题不是种族问题,不应该分开看待,女性考六百分能进大学,男性就要考六百二十分才能进,这是另外一种歧视了,这种事情是徐清不会做的,上大学,还是要有能者居之,工作也是如此,不能强制分配,但公务员则不同,因为这是公务系统的工作,自然得由朝廷说了算,其中一部分工作拿出来,专门给女性来担任,从而鼓励女性站出来从政,同时在政府部门内要求,每年的提拔名单里,必须要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女性,不然名单就不予通过。

    通过加强女性在政府中的地位,从而加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