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9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98 (第1/3页)

    士族的世袭无疑会阻碍人才的流动,如今的朝廷正是大爆发的状态,而士族的数量还不足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正因为如此,宋朝的阶级流动性还是非常大的,每年朝廷征召十万人左右进入公务体系之中,而士族们的子女最多占据三千到五千个位置,可这只是现在,随着未来公务员体系逐渐固定,对于公务员那就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退休一个,才会有一个人走上去,或许每年的招收量不过才四五万而已,而士族却随着人口的繁衍越来越多,他们的父母在官场上仕途顺畅,安排自己的子女直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个数字或许会占比到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六十左右,到那个时候,通往士族的道路被如今的士族所垄断,整个阶级自然也就固话了。

    这无疑会引起社会的全面动荡,但很可惜,对于这一点,徐清也无能为力,且真到了这个时候,也起码得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随着电力资源的开发,未来整个世界将继续享有经济快速增长长达五十年以上的时间,而在这个领域之内,宋朝无疑又一次占据了先机,拥有世界上最多有关电磁学的科学家,研究员,通过这一新兴领域,开拓全面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这能让社会继续保持活力。

    从政这么长的时间以来,徐清越来越看清楚的一点,就是要向让社会的阶级流动起来,要想让社会保持动力,最重要的便是科技的发展,而人类前进的唯一手段,也是科学,就像古代的王朝,无论是多么贤明的君主,多么能干的大臣,始终无法突破中国王朝轮替的怪圈,直到清朝大规模种植番薯,中国的人口才第一次突破了两亿,这显然是农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这是任何政策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唯有科技率先发展,然后制度配合,这是徐清十分清楚的认识,所以作为首相,对于科学的发展,徐清是十分重视的,每每都休假的时候,徐清都会组织朝廷的重要官员到科学院去,聆听院士们的讲座,了解这个世界如今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未来的世界将向哪里发展。

    说到底,对于朝廷职能的理解,众人都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士大夫们认为朝廷便是社稷,是管理天下万民的地方,而到了现代,政府则成为了整个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工具,人们无论是开户口,办户头,结婚生子,婚丧嫁娶,几乎都会与政府有关,除了管理百姓,他还服务百姓,而在徐清的眼中,除了以上两项之外,朝廷还有一个功能,便是依据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前为人们的生活做好规划,是一个辅助科学发展的单位。

    也正因为如此,徐清才会经常让官员们来听一听这些院士们的讲话,来更加清楚的了解,未来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从而在他们下达自己的命令时,总会有一个概念,就像修建下水管道的时候,他们便会让施工团队多留下一些空间,如此一来,现在的煤气管道,瓦斯管道,就都可以直接放进地下管道之中,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每一根管道都要重新挖线,整个地面铺了又盖,盖了又铺,十分的麻烦还浪费钱,并且效果还不好,因为地面经常添添补补,管道错综复杂,一次暴雨往往就会导致管道出现故障,如果是地震地区就更加麻烦,每一个线路都有专门的局处管理,从而无法集中力量来进行疏通,各种线路之间有很大的问题。

    同时在地下水比较多的地方,更是容易出现地下水改道产生地陷等问题,而因为后来官员们逐渐意识到管道的增加,许多官员便纷纷对城市的管道系统进行了改变,原本的小下水管道逐渐拓宽,在下水管道之上还修建了一个线路室,专门存放来自于整个城市的线路,所有线路都被放在这一层之中,如今有瓦斯和煤气以及水管,未来还会有电线管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