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第2/3页)
浙集团中的竞争愈发激烈,有关于赵思銭和陆子游之间的抉择,也让双方是大展身手,无论是传统的大士族还是新兴的赵思銭家,都在不遗余力的为成为宰相而奋斗,在宋朝,一名宰相的诞生是需要经过朝廷内部投票的,每一位在任宰相和各个部会的尚书,以及一些重要单位的一把手,都会有一票,这些人来共同决定,新的宰相人选,所以为了让自己的代表当选,贿赂也好,各种各样的利益交换也好,可以说是十分激烈。
徐清自己就收到了来自于赵思銭和陆子游背后利益集团所输送的利益,徐清什么都不做,便得到了数十万贯的彩礼,从中就可以看到一位宰相到底有多么的值钱,徐清可是什么保证都没有,只是中立派而已,至于那些投靠向一方的,所给的好处,绝对是数百万贯的,而这些钱对于江浙集团来说,九牛一毛罢了。
江浙自晋朝之后汉室东渡以来,就得到了巨大的开发,到唐朝以后,就正式成为了国家的农业中心,到了宋代更是依靠与国际的贸易,摇身一变,成为了经济中心,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为黄金的地段,故而即便是发展,这里也是最前沿的地区,光是论每年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江浙地区所占的比例为全国的百分之三十一,不到全国百分之八的土地面积,却创造了全国接近三分之一的GDP,从中就可以看出此地的富庶,而也正因为如此,江浙集团中的财富也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数百万贯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不算是什么,尤其是与宰相宝座相比,就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江浙集团的宰相可不是一般的宰相,而是主管经济领域的宰相,可以说是除了国防之外最为重要的宰相,而在油水上面,则是最足的。徐清在前一任宰相离开之后,并没有把经济大权交给其他人,而是继续准备交给江浙集团,这与他的出生有着很大关系,作为浙江钱塘人,再加上他穿越到的第一处地方就是温州,对于江浙,他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而这财政大权,他并没有给出去,一直为江浙集团保留着,所以谁掌握了宰相的位置,谁就掌握了这份权力。
可别小看这份权力,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他虽然不能有太大的改变,但在许多小问题上,却是能有着很大的控制权,比如说对于一些特殊商品的税率,以及对于富人的税收,还有当地的财政支持等问题,财相都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只需要税收少交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巨大的利益,而在政府项目招标上,在同等条件之下,自然也会选择自家人了,故而竞争才会如此激烈,谁不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也正因为这个位置太过重要,其他集团也纷纷参与其中,想要让新任的财相先认识自己,以期待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好处。
这些都是需要财相去处理的事情,因此各方都希望自己的集团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对于此事的关切自然就更加急迫,而最终在一个月之后,一切定分晓,赵思銭以两票之差,战胜陆子游,成为了新一任的财相,对此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徐清倒是无所谓,在他眼中,两位同样优秀,谁当这个财相,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赵思銭有多年的地方管理经验,虽然经济思维并不太活络,但他底下的下属都是从事经济工作好几年的人,对此可以说是十分精通,他只需要按照他们规定的路线走,除此之外,在看见官员们违背百姓利益的时候,适当制止就能做的不错了。
赵思銭在当选之后,自然也是要跟徐清见一面的,徐清便把接下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阵大局告诉给了赵思銭,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发展区域继续加大发展,但需要注意,必须要从原本粗放式的经济,开始向着精确的发展方式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进展,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下降,江浙,广东,京畿地区作为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文化,金融,高科技等产业,政府的支持资金也必须向这些方向发展,而不是继续推动重工业。
而在其他地区,则继续以重工业,轻工业,纺织业作为发展方向,以及广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