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第2/3页)
税收来支持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对于税收,老百姓也没什么反感,给国家缴税,从春秋战国时代便已经开始了,中国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大一统政府之下的税收制度。
老百姓赚的钱根本没有这些达官显贵多,但税却是一分钱都不能少,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凭什么这些富豪赚的钱远远比他们多,却还可以偷税漏税呢?如今朝廷制定下如此严厉的税法,自然是让许多人感觉到喜大普奔,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甚至许多人认为他们如今交的税还是太少,税收应该继续增大,毕竟他们的手中有这么多的钱,再拿出一些难道就要破产了吗。
虽然宋朝的百姓因为自己本身活的也挺好的,所以并不仇富,但对于富豪的厌恶还是很深的,毕竟他们一天赚到的钱,是许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平日里享受特权也就罢了,在缴税上,凭什么他们穷人一分钱也不能少,而这些富人却可以到处吃拿卡要呢?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在强大的民意基础之下,反对派们自然也只能做一些私底下的反抗,明面上的反抗是断然不敢的,毕竟他们都是靠名声吃饭的,若是在家乡败坏了名声,别说自己的宗族能不能包容下自己,起码自己的乡亲肯定是会对自己另眼相待的,身为士族,在地方上若是名誉扫地了,那可就是巨大的危险了,毕竟朝廷之所以尊重他们,也跟他们是当地望族有着很深的关系,若是失去了民间基础,那么他们的根基将被动摇,所以明面上,他们自然不敢对赵思銭做什么,只能背地里搞出一些小动作来。
对此,徐清自然也是严防死守,将赵思銭和他的家人全部妥善照顾,不留给反对派一丝的机会,就是这样,依旧有无数的官员在互相的攻防之中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从中也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真的要钱不要命,要想拿他们的钱,简直就是在虎口里拔牙,若不是朝廷如今急需用钱,徐清也实在是不想那么做。
别看如今的宋朝相比起之前富裕了上百倍左右,但对于愈发庞大的帝国来说,钱永远是不够的,尤其是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以及福利社会的搭建,养老金慢慢开始庞大起来,原本每个月支付款项只有几百万贯而已,而缴纳的数量则是几十亿左右,但如今养老金的发放已经达到了两亿贯左右,而缴纳的数量则开始减少,虽然如今还不需要朝廷补钱,依旧可以自行运转,但这件事也让徐清感到警惕。
另一方面,全国的交通建设开始从简单模式进入到困难模式,经过二十年时间的大建设,由朝廷牵头所引发的铁路建设,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基本把铁路网连接了所有平原城市,如今铁路网开始要向着山区进行连接,各个路之间要相互通车,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原本的铁路网主要集中在华北大平原地区,其他地方是很少有铁路的,因为技术不够,修建铁路就变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量的丘陵呵呵山地,足以让所有人放弃修路的想法。
但二十年的时间,平原地区的铁路已经完全饱和了,再继续修下去,经济效益将大幅度的减少,而其他地区的铁路需求则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沿海的浙江,福建和广东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他们背靠大海,拥有巨大的经贸需求,但因为周边都是山地,没有铁路,所以内地的货物想要运送到这些地方十分困难,这就给出货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他们对于铁路的需求已经到了迫切的时候。
这个时候,朝廷自然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地方的需求,将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联通到整个铁路网中,将彼此之间的商品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流通,这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所以铁路决不能龟缩在这华北的平原之上,更应该向着四周发展,将原本小段小段的铁路互相勾连起来,形成一张辐射全国的巨大铁路网,而这就需要大笔的钱。
虽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铁路人的不断努力,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