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火器(2) (第3/3页)
整个奏章洋洋洒洒四万言,道尽了忠臣心,谋遍了兴国策,萧统如饥似渴一般连续看了几遍,直到天色渐暗,才终于将思想从激荡中清醒过来,忍不住击节叫好。这杨肇果然人才难得,萧统已经暗暗决定,一定要大力提拔于他。
毫无疑问,萧统自无不允之礼,和张世杰陆秀夫商议过后,特旨于高雄成立军械司,独立于三省六部枢密院之外,对皇帝直接负责,并且把原来户部兵部工部所有涉及军工流程的部门全部划了出来,归于军械司中,全权负责,由陆秀夫挂名任尚书,杨肇任侍郎,实际主事,并且关照户部工部,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不得拖延。
当然,也不能让这样一个心脏机构出现什么纰漏,张世杰便调来虎翼军千人守卫军械司,禁止闲杂人等进入,同时于军械司设立御史两名,监察军械生产事宜。
由于皇帝连连催促,很快,军械司挂牌授印,迅速成立,原本大陆迁来的工匠,在陆秀夫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后,纷纷表态要为国家略尽绵薄,大力生产研发,务必要让大宋的军队尽快用上最好的武器。而相应的房屋,器具,材料等等也迅速汇集高雄,踌躇满志的杨肇也摩拳擦掌,决定大干一场。
只是,这一次有些事情,萧统却并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本来,萧统想趁机把军械匠人,乃至所有所谓从事“贱业”的人,如工匠仵作等等,一律脱籍,还于平民身份,以便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工作和创造积极性,只是没想到,一向对萧统言听计从的陆秀夫,居然无比激烈的反对这一想法,甚至威胁要诉诸于群臣舆论,在萧统百般劝说下,陆秀夫依然“宁死不奉诏”,这让一直以来几乎政令没有任何阻碍的萧统甚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