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造宫室 (第1/3页)
.
连续对峙了几天,死活不退的群臣,终于惹得皇帝发飙,萧统振臂呼道:“谁在多说,便是通敌乱国,别有用心。”
这下子,群臣终于不再聒噪了,看来前些日子的苦难和三百年来的逐渐消沉,以及那顶吓人的“通敌帽子”,让这些以“文死谏”为荣的大臣们也不敢再说。
于是,被派了活的司徒不群不得不老大不愿的去操办除夕夜的活动,那皇帝要与民同乐,他是乐了,百姓们大概也会乐,苦的可就是这些臣子啊。
后世也看过帝王心术的萧统,当然知道做皇帝的,还是飘渺些好,要给臣民们一种模糊,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也就是神化,毕竟皇帝是天子嘛,岂能是一般百姓所能比拟臆断的,那著名的农民意淫皇帝睡在龙椅上吃窝窝头,就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如果说所有人都摸不透皇帝真正是什么样的,那么人们本能的就会把皇帝当成寄托与希望,守护神和国家的象征,而这无疑是有利于统治的。
可是一旦皇帝真的出现在百姓面前,让百姓觉得皇帝也是凡人,也不过如此,那就危险了,因为在没有选举授权,也不是开国之君的前提下,皇帝的权威,尤其是在下层百姓心中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如果一旦皇帝也坠入凡尘,可以看见可以交谈,那么皇帝的权威,怕是会遭到不小的质疑,如果一旦有野心家别有用心的煽动,那么……
可是,萧统却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也有着巨大的收益,在人心惶惶之际,在台岛前途未卜之际,在百姓渴望安定渴望明君之际,少年天子走向百姓与民同乐,也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如果一切操作得当,那么这场皇帝作秀,也能更进一步的凝聚台岛军民的的士气,从而始终维持台湾的民气。
双刃剑啊,萧统不由哀叹,到了此刻,他才知道自己以往曾十分鄙视的那些领袖们,明明心中千般不愿万般不肯,可是真正到了群众中去,却展现的无比亲民,对那些根本不会投他票的人却比较自己亲爹还好,可是,谁又知道他们表面风光的背后,却又有怎样的辛劳和辛酸呢?谁又知道赶场站台扫街拜票的苦楚呢?
很快,三天就过去了,除夕来了。
中国人的除夕夜,乃是一年之中最最重要的节日,除夕这一天,百姓们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而台南简单的皇宫里更是喜气洋洋,一副辞旧迎新的模样。
虽然初来台湾时,所谓的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