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造宫室 (第2/3页)
宫其实只是匆匆建立的十几间木房子,可是随着小朝廷渐渐安置下来,大家也知道,以后要在台湾长住了,那么皇帝太后的宫室怎么能如此简陋?于是陆秀夫率领群臣奏请皇帝,要求扩建宫室修筑皇家花园,萧统一想,虽然如今经济困难,可是身为天子,而不是其他里的乱七八糟的军阀,那体面排场还真不能不讲究,不然皇宫都这么难看,怎能给百姓信心?于是也就欣然允了,只是吩咐陆秀夫,宫室固然要修建,不过以磅礴大气,威严厚重为取向,细处的雕梁玉砌,也就免了,以节省开支,于是乎从四月开始,大规模的工程就开始了,从外向内的开始改建扩建原有的宫室。
从这个角度看来,后世的慈禧同学大过生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在外国面前讲讲排场也是不错的国力展示,只是这老太太初衷是不错,后面的事情却办砸了,可是如果说倭国那一次打败了呢?甲午一战打完了,中国固然很惨,可是事实上倭国当日却也虚弱不堪,伊藤博文曾有言,“若清国再坚持一月,恐败者乃我国也”,毕竟那时候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在十九世纪带来多大的成效,单从实力比,倭国那时比起清朝还是差的太远。
没法子,谁让统治者是满人呢?不输还没天理了!
等到除夕时,台南的宫室已经修得很是不错,当时萧统一直居住在皇极殿里,对于皇宫的修缮工作并不太过关心,而且那时一堆人走来走去,乒乒乓乓的声音也太吵,加上都是些木板房,看起来也不甚华美,加上当时大陆形式紧张,内政问题也是多多,因此萧统根本没对这些事情太过上心。
可是,终于紧赶慢赶,在过年前把宫室修缮扩建完毕,陆秀夫等人请萧统前去观看时,萧统却大吃一惊。
台南的宫室完全仿照开封府的旧制,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曰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等机构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
当然,由于萧统现在还没有立后纳妃,因此后宫的规制倒很小,可是勤政殿、福宁殿乃是皇帝的寝殿。慈宁殿、慈明殿是皇太后起居的殿宇,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这些东西陆秀夫说以后肯定还是要用,因此还是扩建出来,萧统一想也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