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庙算(2) (第2/3页)
可是,其信用等级和金属实在差的太远,那金疙瘩银块子,在任何年代,肯定都比那印的或粗或精的纸要值得相信。
只是,萧统现在到不必考虑这些,毕竟在纸币还是附庸时,去考虑纸币全流通以后的所谓潜在危机,实在有些杞人忧天,而且,马南宝说的云林铜矿,花莲银矿乃至台东金矿,均发现了富矿脉,而经过半年多的开挖和锻造,除了向户部交上第一批成品救急外,如今再次到了交割的时候。
那马南宝还兼着造矿处的差事,因此这些事情自然是他全权负责,马南宝在大肆宣扬了一番前景的辉煌,称赞了皇帝的英明,表彰了各级官吏的用心后,才拿出了造册,念道:“今台湾合府有矿山十四处,矿工过万,自去年七月至今,兹获巴金三万零五百斤又三两,粗银十万四千三百斤,红铜止三十余万斤……矿工闹事逾三十起,死五十余人……”
萧统也大概的算了下账,这些金属,基本赶上了小朝廷迁台时带的金银了,似乎还有多的,这可是大大一笔硬通货啊,算是由于自己发行纸币圈来的金银,可以说台湾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甚至,萧统心中此时甚至有个强烈的念头,趁机开展铸币,最大限度的榨取金属价值,那么金币银币铜币,对,还得掺点其他的,唔,还有火耗。
可是,当萧统把这个有些大胆的举措提出来时,铜钱的没得说,这是用了好多年的,可是银币和金币,却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陛下,金银乃国之重器,不可铸币啊。”
“陛下,金银若流入民间,则民间坐大而朝廷式微,乃是大乱之兆啊。”
“陛下,金银只可铸锭,此乃祖训,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