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 庙算(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五章 庙算(4) (第2/3页)

旦宋朝灭亡,就意味着他完成这蒙古人几十年未完成的伟业,就意味着他将祖父的功业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背后那些蒙古贵族的指责而非难,忽必烈就可以冠冕堂皇的说一句,我,黄金家族的继承人和荣誉传承者忽必烈,不经忽里台的推举而称汗,毒死同胞弟弟阿里不哥,为的是整个蒙古族的繁荣。

    那么这样一来,忽必烈逼死亲弟弟,就是李世民一般的英明,忽必烈杀人无数,就是英武果决,忽必烈藐视祖宗约法,就是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忽必烈的一切行为,不但不会在史册上留下污点,反而可以成为“历史功绩”,反正如果没有意外,后世掌权的人和被奴役的人,都会认为,屠杀是为了民族的融合,落后文明取代先进文明是为了文化的多样性,自己一个历史定位是少不了的。

    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宋朝灭亡的基础上,可是,谁都知道,目前小朝廷还在台湾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闹腾呢,早就准备好的歌颂大元朝武功的《平宋书》已经完成了三年,却一直还放在书阁中而没能布告天下,其实本来,忽必烈准备趁着这次春节,好好振奋一下民气,可是,黄河决口在先,让元廷焦头烂额,而宋朝小朝廷居然敢再次发声,居然第三次传檄天下,这就不得不让忽必烈充满警惕了。

    这一次,名义上是小皇帝赵昺写的文章,没有再反复用华丽的辞藻,雄浑而不可辩驳的气势来论证华夷大防赵家正统,相反,这一次的檄文简直不能称之为“檄文”,因为它太和煦了,太温柔了,甚至太软了。

    全文多次声称,赵家皇帝是爱好和平滴,是以苍生为念滴,是不愿意兵连祸结滴,甚至,如果百姓真的愿意且能够好好生活,元廷能真的爱民如子轻傜薄赋,那么他赵昺是不会因一家一姓的荣耀而如何怎样的。

    可是,很快文章就话锋一转,对于因黄河决口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