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北优劣 (第1/3页)
.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南北对峙多为幽燕河南对淮泗江左,北方夷狄与南方汉家正统之间的对峙。只是千百年来,南方政权虽然物富民丰,人杰地灵,名臣勇将辈出,却总是无法挡住鞑子渡江的铁骑,让煌煌文明毁于兵戈人事,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
萧统自然已经研判出,那白莲教将要取江南为根本,这也符合张世杰等人先前的分析,如此一来,江南富庶之地,就多半会落入白莲教之手,如此一来,万一要是白莲教站稳了脚跟,可就很麻烦了。
萧统熟读史书,自然晓得北方夷狄以游牧、射猎为业,男子皆精于骑射,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可谓兵民合一;在战略战术上,以远程奔袭、骑兵野战见长;注重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人自为战;生长北方,性习温凉,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主要是在秋冬时节。秋冬时节,秋高马肥,大地坚净,利于骑兵驱驰。
而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其文明程度自然不是那群茹毛饮血的家伙们能比的,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已经让南方各地领先夷狄统治下的北方甚多。而正因为如此,南方的朝廷治军、用兵亦与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特点相适应。治军以组织、秩序和纪律见长。这样的架构一样能练出无坚不摧的军队,北府军战无不胜,陈庆之的白衫军横扫中原,还有本朝的岳家军,这些军队都是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见长。而在战略战术上,注重谋略,讲究部伍阵法,善于利用城池作为据点防守,利用江河水道来进行运输。建立水师。南方对北方的主动用兵主要是在春夏时节。春夏时节,正值雨季,江河水涨,便于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投送。
按理说,南北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鉴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