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北优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北优劣 (第2/3页)

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上的特点,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都可谓利弊半参。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对方的短处。应该说,南北都是势均力敌,可是有南下之胜,却无北伐之成,这不得不是一个很值得萧统考虑的问题,如今他驻烨台岛,可是反攻大陆也是必然的,虽然说这需要等待时机,可是一旦登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程序,就和白莲教的处境没什么不同,都得打下一片根据地,然后徐徐发展,再夺取天下。可以说,白莲教的每一个成功,都是萧统必须注意汲取经验的地方,而白莲教的每一个失策,都是萧统必须竭力避免的地方,白莲教选择江南,固然是当时客观条件下的一种必然和无奈,当然也有萧统背后的强推,毕竟,淀山湖可不仅仅是一些信徒会去,天机阁偶尔也会派人去逛逛。

    好在,忽必烈六十六岁,太子真金三十六岁,而自己,只有十一岁!自己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和他们周旋。勾践愿意为了复仇而等上二十年,中间甚至还吃了夫差的轮回之物,如今自己正是盛年,又有精兵二十万,百姓百万,还有南洋为依托,民意为导向,萧统有着绝对的自信和把握,来实现他的目标,虽然,他的手段可能会很多样。

    如今台湾岛上,最最繁忙的,无疑就是高雄港了,南洋来的船只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而由于台湾种田的效率变得很高,一些百姓在官府的鼓励下,果断的下了海上了船,可是他们回来时,却是披金戴银,大把的银钱向水一样朝外撒,大个的戒子金光闪闪,自然羡煞旁人,尤其是三闽之地迁来的百姓,很快就自动抱成团,集体下海,而他们更是比其他人有远见,赚了的钱毫不挥霍,也不积攒,而是马上投入下一次跑海,很快,在大堆的人还要租官府的船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