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再来一个小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再来一个小结 (第1/3页)

    感谢支持,感谢厚爱,向同志们问好,同志们辛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攘外必先安内”?

    说白了就是把唐继尧、陆荣廷、刘显世请到南京喝茶看报纸,杨洪森来当家作主。

    云南、贵州、两广、四川五省的问题是要解决得,可是怎么解决就成了问题。

    南、北方的形势此时也极为微妙。

    段祺瑞并没有邀请孙中山,却抬出了黎元洪。南京与西南三督之间的矛盾同样也被段祺瑞很好了利用了。“如果是用滇、黔、桂三省的空间来换取北方时间,那么我认为值得。”

    袁世凯倒下去,南、北之间出现了一道真空。

    西南三督反对元首制,这导致了党内就何种体制产生分裂。来党内就派系林立,再加上杨洪森这一拨人那就可想而知了。而元首制最大的敌人是那些民主派。杨洪森私下会见孙中山再次表达了欲北伐成功必先安内的方略。安内之策,由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数个方面进行。对党内的清洗也就在这个时候展开,而清洗的诱因恰恰就是“陈炯明广州叛变”。南京军事情报将近600页的秘密调查交给了孙中山。

    “在这么下去我们是要亡国的。”

    孙中山调查报告授权杨洪森一查到底,大清洗随之展开。

    这份将近600页的报告,以陈炯明广州叛变为起点,就党内人士的各种违纪、违法等行为进行调查,陈炯明的叛变,宋教仁的死都不是偶然,而是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的必然结果。铲除党内利益集团,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整个清洗是一点点进行了,首先被披露的是南京财政部贪污案,这是一个很小的案件,总计的款项不到30万元,但是牵涉的人却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报刊还不时的披露,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涉案人案的增加,南京政府对南方省各级新闻机构发布了监管令,而抓捕的人多被秘密处决。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的深入,杨洪森借着这次机会继续巩固自己的在党内的政治地位。2月中旬,杨洪森发布了党政机关“整风令”。整风运动的影响最大,他们在南京的那些党内代理人不是被清除就是被放逐到政治生活的边缘。杨洪森将元首制强加在“三蕃”都督头上,为此,两广陆荣廷首先站出来,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抗,这也就加深了与南京政府的矛盾。

    北京新政府在黎元洪上台后与南方的关系仍就处于冷战中,黎元洪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使他的价值大打打折,段、黎矛盾也在此时逐渐上升。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