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含蓄中带着三分闷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含蓄中带着三分闷骚 (第1/3页)

    这些外国大使们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孙中山与日本、英美大使亲密会谈,宋庆龄成为了孙中山的翻译,这美丽而富有智慧的第一夫人,很快就成为了宴会上的焦点。

    美国人有理由自豪,因为这位第一夫人是在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又一成功案例。

    宋氏三姐妹都长期在美国留学生活,一嘴的鸟语说的极为顺溜。

    孔祥熙避开政客们的纠缠向上海金融家们走到过去。

    美国大通、花旗银行驻华经理、美孚石油苏北油田经理、意大利勋爵斯坦尼、御用军火商瓦里奥以及杨洪森英国友人,杨洪森坐在哪里与他们有说有笑,只是那位美国军事顾问老是板着面孔坐在哪里,很显然这里的气氛并不适合他。

    杨洪森与美国人谈论着繁荣的经济,与英、法交流着欧洲的战局,与斯坦利则细说着北非的石油。

    利比里亚对意大利政府而言就是一根救命地稻草,将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锡尔特盆地石油极为丰富,而意大利也一下子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石油大国。

    “亲爱的朋友,不久之后我将要回国述职了。”斯坦尼为自己在国内谋到一个好职务。

    “那么新任的领使是谁?”

    “孔赛蒂领使,他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而且他是我们的人,这一点您尽管放心。”

    意大利北非石油公司的股东除了瓦里奥、斯坦尼,还有一批后续投资者,如意大利皇室,与斯坦尼家有深厚关系的北方贵族。他们通过自身的能量影响着意大利政府促进了企业的迅猛发展。

    “您是说意大利政府准备派出20万部队进入利比里亚围剿阿拉伯叛军。”

    “这么说来我们可以进入中部、南部进行石油开发了?”

    “这只是从国内传来消息,不过我认为这事快不了,要知道现在北方战线非常的吃紧。”

    想到意大利的部队杨洪森只能摇摇头,意大利用行动证明了他们就是面条,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学学瑞士。

    “真是遗憾啊!”

    等杨洪森从洋人堆里走出来,陈其美带着浙江的老朋友走了过来,并向杨洪森做了一一介绍,这其中就有浔州大富豪张静江,至于戴季陶,他与杨洪森早就相识。

    “早就想与张兄见面,几次请先生来南京,先生都不肯出山。”

    张静江一阵苦笑,他不是不出山,只是南京对他来说还是有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