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含蓄中带着三分闷骚 (第2/3页)
远,而且南京“人才济济”。
邀请张静江来南京这是孙中山的意思,张家在两江极为富有,家财至少有5000万,如果要算上那些价格不菲的古董,他配得上“亿万富豪”这一称号。杨洪森再次邀请张静江来南京任职,在陈其美、戴季陶相劝之下,接受了邀请。
“目前美国经济繁荣,股市强劲,各位如果有兴趣不妨到美国走上一圈。”
“玉琨真是好胆略,生意做到美国去了,我们这老一辈不服不行啊!”
“目前的欧战至少再打二年,英、法等国都在忙于国事,正是我辈奋发图强之良机,目前唯一的不足便是资金缺口,现下美国经济强势如牛,我也不过是搭下他们快车。”
“玉琨,依你之见,这欧战真要再打二、三年这么长吗?”
“少说也要二、三年,不过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协约国。”
“何以见得?”
“德国三线作战,可以说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年初德军曾攻对巴黎城中,不过俄国大军进攻东普鲁士,迫使德国不得不回收兵力开往东线作战,虽然德军大获全胜,但是德军已却失去了攻取巴黎的最佳时机,英、法联军更是趁机东进迫使德国联军后撤,可惜英、法高层缺乏足够的颇力,使得战局再次处于相峙状态。就目前的战局来,双方已陷入了消耗中,如此大规模消耗,如果美国政府不介入这场大战,我断言战事至少要持续二到三年,当然对我等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大机遇。”
“玉琨之言甚是,到时国际市场纱布、铁砂、面粉等将进一步上涨。”
杨洪森说道,“这正是我等抢占、巩固国内市场,排济洋货的良机,也正是各位发战争财的大好时机。”
说话间这些资本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欧战给这些资本家所带来的直接好处不言而语,外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减少,国外订单不断,产品远销海外,各家资本都在迅速膨胀。
孔祥熙也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圈中,有赚大钱的买卖,他自然来听一听。
“玉琨,这次定是发了不小的战争财。”
“我在美国的生意都是别人在打理,我也就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圈点启动资金。”
孔祥熙一直很希望与杨洪森搭上关系,据他所知杨洪森在上海光地产价值保守估计就有5000万元,在国内了拥有着诸如恒生、德华、徽商三大商业银行。不久前他还购买汇丰银行12.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