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第1/3页)

    相对一、二两路军,杨洪森指挥的第三路军却遇到预想之内的麻烦。

    在攻占徐州后,杨洪森挥兵北上不费吹灰之力便打到了兖州(滋阳),但是再向北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日本人终于行动了,这些家伙正如杨洪森所预料的那般,如同又硬又臭地一砣屎挡住杨大人地去路。

    这些日本人并不是正规皇军,而是一支由日本侨民和日本浪人组成的警备人员,我们极其嚣张地阻挡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道路。

    杨大人首先启用外交手段,但日方态度强硬不准杨洪森率部进入济南,谈判的人员也残遭数名浪人残忍杀害。

    就在南京还在与日本展开外交斡旋的时候,至中、日传统友谊于不顾的杨洪森捍然出兵济南。

    日本在国内对孙中山的北伐军存在两种认识,即“统一论”与“不统一论”。孙中山对日本极为亲善,这从其“中日一体”的言论中便可见一般,所以,内阁的某些意见认为,统一的中国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稳定,更进一步来说,日本通过帮助孙中山达到其曾经的许诺,即将满蒙的秘密协定,通过和平的方法,获得最大的利益,减少因直接侵入导致的国际压力及中国民族情绪的爆发。

    不过这些持“统一”观点的政客,不过是单相思。

    孙中山的许诺根本不可靠,而且其本人就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即便日本真的帮助孙氏夺取天下,他们也未必得到想要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极其排日的杨洪森。

    日本在山东的军事行动,实际是驻华军队的一种擅自越权行动,也许正是考虑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驻青岛的日军将领才只调动了部分“预备役力量”。

    对于日本的干涉,这早在杨洪森的意料之中,为了将战争的过错责任归结至日方,杨洪森往济南送去了一个“替死鬼”,结果正如其所料,代表的坚持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这使得杨洪森轻易点燃了军队内的革命情绪。在南京方面未全面了解情况之时,杨洪森便开始了军事行动。

    通过军事欺骗让“日军”错误地认为,杨洪森准备绕过济南继续进行北伐。在发动偷袭之前,杨洪森向济南方面派了一个谈判代表团,向日本方面真挚地表达了歉意,双方甚至经过激烈争论签订了一个关于《山东问题》的协议,但在签字的时候南京代表以协议以需孙氏批准为由延迟了签字了时间。

    日本在济南待来的却是代号为“虫,虫,虫”的偷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