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标题消失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标题消失中 (第1/3页)

    东北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哈默的出现将会打破中国在对俄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俄国对美国的资本、美国的技术引进,对中国出口贸易不会构成威胁,因为中、美两国的层次不一样。

    杨洪森必须承认美国的层次要比中国高的多。

    由于中国也急需美国的资本、美国的技术,这样就与俄国产生的了竞争,为了吸引美资,一方面要创造外部的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开放的力度。

    所谓的外部的环境,主要是指与日本的关系。

    中、日长期处于敌对当中,必然会影响到美国投资者在华长期的投资信心。

    想要避免中、日关系进一步的恶化,其前提就是阻止军国主义分子上台,而这就要求杨洪森对日本的经济施加援手。日本不曾对中国的援手表达感激,反而幽怨更深。

    东北、珠海三角洲的开发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本对俄的整个军事干涉行动,他们不但没有挣到一分钱,而且还出现了大面积的账面亏损,相反中国却是最大受益者,中俄贸易中的巨额利润让日本眼睛发热,发光。

    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再次创下新高,这引起了日本高层的关注。

    中国北方的旱情并没有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北方并没有出现日本高层所料想的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北方的粮价虽有所提高,却仍在百姓心理承忍范围之内,与日本人自卑且脆弱的灵魂相比,中国老百姓的忍受力是惊人地。且不要说北方粮价有所提高,就算连续涨几个停版,如同日本“米骚动”那样严重的事件在中国也不会发生。

    相对于日本的经济,国府财政账户中有一个名称为“其他财政收入”的名目。

    日本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来自于中国的巨额赔款,没有中国的赔款,也就没有日本维新。

    中国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无法从某个国家的巨额赔款中获得的,那么政府只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逢勃发展的第三产业,每年为国府提供了三分之一强的财政收入。

    东南亚金三角地区充当起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动机。

    金三角地区当地百姓的生活在中国政府的关怀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中国百姓相比,他们已经提前实现了温饱,个别人已经进入了小康。进入金三角所看到的是整片整片地烟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