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加一把粗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加一把粗盐 (第1/3页)

    美国过剩的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对杨洪森所领导的两江财团影响不大,甚至借助着这些美国资本,两江财团甚至大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实力。杨洪森的经济改革中大量的引进外国资本,导致中国铁路、能源、邮政、通信等完全处于外国企业的控股当中。中国人民感情受到了极大伤害,为此,杨洪森遭到了国会议员们的弹劾。

    杨洪森并不认为中国的铁路、能源、邮政、通信由外国企业控股什么不妥,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发展本国经济,通过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再者说他们只是控股,又不是变卖给他们,国家想要收回这些产业也并非难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我看这些人思想太落后了,纯属是没有吃饱饭没事撑的。”宋子文毫不可气地说道。

    孔熙祥也在一边帮腔道,“是的,是的,要说企业管理那些美国人还真是有一套。”

    宋子文、孔熙祥两人,现在一个担任东北局工业部部长,一个担任北京外经贸部部长。

    宋谒龄淡淡地说,“我看玉琨,你还是要防着点,正所谓明枪易挡,暗箭难防。现在不知有多少人希望你早日倒台。”

    “那些议员要弹劾他就去弹吧,清明的政治是需要这些人的。”

    如果他们再这么手折腾下去,或许明天初升的太阳只能等到下辈子才能看到了。

    杨洪森并不担心他们能弹出什么花样,在孙中山在任期间,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就不会没有任何问题。

    孙中山对弹劾杨洪森的人很恼火,经济改革的方案杨洪森是向他汇报后,才放手去干的。所以那些跳出来的议员是不识大体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外国资本来弥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现在让外国企业控股算得了什么,中国经济发展起来后,可能统统收回来嘛,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思想反动。

    建思想,首先就要加强学习,政府则需要为学习提供保障和场所。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地位是平等的。

    近两年内,教育经费的支出其仅次于军费开支。

    政府为了鼓励个人助学设立了多项优惠政策。

    杨洪森就是一位热心的助学者,他“便卖”家产得款2000万在上海设立了“希望”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以来,助学人数超过20万人,设立中、小学近千所。随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