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引为知己 (第2/3页)
就刚开口说话,又乐得爬动,只怕过不了两个月,就说话走路都能会了。自己奶大的孩子,这般精灵可爱,顾妈妈笑得眉眼弯弯,要不是脱不开身,早就忙不迭去跟夫人道喜了。
正当清瑜初步实践自己的新生的时候。书房里的质子老爹和未来保镖已经达成共识了。
质子陈洪恺羁绊汴京这许多年,心里的怨恨实在不少,骤然得到清远的暗示,哪里会想到这“天命”着落在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女娃身上,只臆测,是自己有真龙的宿命。那股原本以为早就淡了的心意,此刻在脑海翻滚汹涌,半天静不下心来。
清远察言观色,已知究竟。但是他也不好说什么。这陈国质子,滞留汴京这么久,在国内没有半分根基。况且眼下,连回国都遥遥无期,盼着真龙天命,实在有些痴人说梦。眼下为了打消质子夫妻的疑虑,清远也不说破。只细细道尽如今天下的时势,清远从小就跟着玄明走南闯北,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番真知灼见,将一直困守府里的陈洪恺说得茅塞顿开。
陈洪恺自来汴京后,守着母亲姚贵妃的吩咐,埋头读书做学问,自认胸中已有万千沟壑,却到底多了几分书生气,如今遇上清远这么个妙人,便如久旱逢甘霖,多出好多眼界来。清远见质子对自己十分看重,心中也高兴,将胸中所知,一一道来。两人浑然不像方外之交那般谈玄论经,只将话题集中到国运,军事,民生这些世俗话题。
清远见宾主尽欢,到底心中存了一事,便提了出来:“我见殿下才情风姿卓然不凡,虽是初见,已然心折。只有一事,不吐不快,还请殿下包涵。”
陈洪恺此时已将清远引为知己,闻言笑道:“清远道兄但说无妨。”
清远便道:“令爱与我师徒因缘际会,如今我师傅仙去,却留有一块福佑玉牌,这玉牌乃是小有通灵的法物,能渡灾厄,避水火。我欲将此玉牌赠予小姐贴身佩戴,也算全了我师傅与她的一场缘法。”说罢掏出一块鸡蛋大小的弧形玉牌,交予陈洪恺。清远知道,这样的人家,是不会轻易接受外头的东西,更别说是要贴身携带的了。
陈洪恺闻言将手中玉牌细看,却见这玉牌入手温润,色作凝脂,光华可鉴。正面阳刻着福佑二字,翻过来背面却是阴刻着大段如蝌蚪文一般的蝇头小字,像是符篆一般。虽不知是否如清远所说那般神奇,不过凭陈洪恺皇裔出身,光看玉料,已知不是凡品。
陈洪恺郑重道:“说来惭愧,原先不知道友师徒的来历,陈某起了小人之心。令师对小女一片拳拳盛意,我若是推辞,就不免太不知好歹了。他日得便,定要到令师墓前,诚心祭拜一番,以谢他这场大恩。”
清远道:“我知殿下身份敏感,出入不便。无须如此多礼。只是,这玉牌有些道力,常人不知究里,佩戴起来也起不了效用。须我亲自施法,不知小姐人在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