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后记 (第1/3页)

        VIP卷

    梁元嘉七年,梁武帝派遣以左议大夫、太平郡王、国师德方禅师三人为首的使团,访陈国。

    陈国太后、新帝在宣和殿接见使臣。太平郡王提出为梁武帝第九子襄王周景渊求娶陈国巴陵公主,使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陈国朝野哗然。太后极为错愕,只得避而不答。

    而陈国摄政王与新帝对于此事都表示默许。

    下朝后太后紧急召集三位顾命大臣商议,至深夜方才结束。

    次日太后召见梁国三位使臣,以巴陵公主功在社稷为借口,提出愿另册封宗室汝阳郡王之女为公主,与梁国襄王结亲。

    陈国太后笑对曰:“巴陵公主实为哀家最钟爱的晚辈,实在不忍她远嫁异邦。梁陈两国永结两好,却也不必非巴陵公主不可。”

    太平郡王摇头道:“这桩婚事并非表面上两国通婚,实则也为两情相悦。昔年巴陵公主幼时曾流落于襄阳,与襄王结实于微末中。后来襄王率军援助贵国时,又救了被蒙古人追杀的公主。此乃天意奇缘。本王与太后皆为他们长辈,自当应该成人之美。”

    太后闻言心中愈发不愿。若摄政王多了襄王这个佳婿,外有强援,更加难斗。

    左议大夫见太后百般阻挠,慨然道:“此乃我国陛下美意,既然陈国没有诚意,我等也不能勉强,这就告辞回国禀告陛下。只是陈国如此寒了盟友之心,将来若有不便再想求援,恐怕我国陛下忆及此次之事,深觉冷落,不会再插手了。”

    太后不料梁国态度如此强横,为了一个巴陵公主,使者连这般撕破脸半威胁的话都说出来了。太后思及当时梁强陈弱,陈国新帝年幼,国家刚经历国朝大难,不敢在此时得罪梁国。只得答应下来。

    次年三月,巴陵公主返京待嫁,巴州百姓跪送十里,场面催人泪下。

    至梁元嘉八年五月,襄王率二千卫军,备六十四车彩礼,亲至成都迎亲。

    陈帝亲自在皇宫中极殿主持,陈国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