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无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五章 无奈 (第3/3页)

来简单,省钱,风险也降到了最低唯一难堪一点的就是天朝的脸面上过不去,但这种面子对于关内的广大百姓来说可有可无,而且历史上的唐太宗早年也不是被突厥逼得狼狈不堪,可人家最后还不是把突厥收拾得服服帖帖?

    所以对于一个有长远打算的合格政治家而言,有时候必须学会放弃,甚至是隐忍面子算什么?里子才是最重要的很可惜孙承宗虽然是一个不可置疑的民族英雄,但却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当然这不是对孙老师的指责,因为朱宏燚很清楚的知道,在明末这个异常浮躁异常喧嚣的政坛里,就算有政治家,也会被自己人整死,说到底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当一个国家的上层精英,都只顾嘴上痛快,党同伐异,甚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大的事情搞得你死我活的时候,离亡国就真的不太远了

    朱宏燚对孙承宗实际上是寄予了相当大的希望的,因为他有成为那个扭转乾坤的人的希望他是天启皇帝的最喜爱,也是最信任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对天启皇帝能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如果可以把这个一盘散沙的朝堂捏合在一起那大明朝真不会灭亡得那么突然,那么可惜

    但是现在,听了孙承宗刚才指责之后,朱宏燚知道自己错了,错得还很离谱孙老师身上的东林党风气实在是太浓了,他和其他那些东林党坚实的信徒一样,迷信心中理想化的经典,顽固死板,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为了反对而反对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些事情不是能不能做,而是该不该现在就做

    叹了口气,朱宏燚一言不发,全盘接受了孙承宗的批评,因为他知道再说什么也是空的孙承宗是那种拿定了主意,九头牛都拉不会来的人,不碰南墙,甚至在南墙上碰得头破血流都不会回头的人很无畏也很东林党反倒是王在晋,对于朱宏燚的说法倒是有些上心,但是面对孙承宗的步步紧逼,他也只能紧守防线

    “稚绳兄,你我分歧太大,恐怕暂时是得不出什么结论的眼下不如听听众位同僚的建议如何?”王在晋建议道

    孙承宗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虽然他是皇帝的特派员,但毕竟是初来乍到,听听下面人的意见也没什么不可

    朱宏燚苦笑一声,虽然孙承宗让步了,甚至可能在听取了下面的意见后,暂时搁置修建宁远、窟窿山防线的建议,同意修建八里铺城但这一切都还是沿着历史的轨道在前进,如果没有意外,在打发走王在晋这个主要的反对派后,他马上就会停下八里铺工程,改建为自己中意的方案

    朱宏燚还真是搞不懂了,都说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可他这只小蝴蝶使出全力也无法改变历史车轮的前进的方向,难道历史的惯性真有这么强大?真是不可违背?那他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就是让他来经历一次惨痛的亡国之旅?顿时,朱宏燚的情绪低落了下去,对于未来他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