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好大一个坑(一) (第1/3页)
对于朱宏燚送来的这个烫手的山芋,孙承宗在震惊之余就开始了深思。震惊是因为魏忠贤的嚣张,他虽然是秉笔司礼太监,但是没资格对辽东前线的事指手画脚。人内阁首辅叶向高要派人来过问此事,都得提前跟他老孙打个招呼,等他老孙同意了才能派人。可魏忠贤算什么东西?竟然如此嚣张的派人来辽东查他的得意弟子、东林党新锐干将。虽说来的既不是锦衣卫也不是东厂的番子,但说这里面没有阴谋,那他老孙的这大半辈子就活到了狗身上了。难道说魏忠贤这厮想自立门户跟咱们东林党打对台了?
想到这孙承宗不由得心中一喜,是不是可以借着此事离开辽东这个是非之地呢?这是他的第一个想法。
有这种想法似乎是说明孙承宗的觉悟太低,人未来阉党的大头目要出招了。你这个东林党的大佬却只想着自己。这有点说不过去吧?其实不然,如今的魏忠贤相对于东林党这个庞然大物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分量。说直白一点不过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而已,还是那么一条不太会咬人的狗。
从“红丸案”到“移宫案”,东林党通过不屈不饶的斗争,是牢牢把握住了大明王朝的国家政权,几乎是想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所以孙承宗并不太担心魏忠贤的图谋,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在,魏忠贤就别想在自己弟子那讨到什么好。再说就算他顶不住,偌大一个东林党难道是摆设?要知道叶首辅可不是吃素的
当然孙承宗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魏忠贤的把柄交给叶党魁,反而他想亲自运作此事。他的想法很好,只要自己冲锋在前,拉住魏忠贤的仇恨,把整件事情搞大,跟这个狗东西死掐一把,说不定就能自然而然就能脱离辽东这个火坑。
可能有人奇怪,孙承宗不是自高奋勇的来辽东的吗?怎么才干了两个月就想走?其实这也是孙老师有苦自知,他完全掉坑里了。
话还得从头说起,天启二年八月,京城,又一次会推即将开始。推举的人选就是辽东经略一职。
孙承宗既然决定送王在晋去南京养老,那就必须再会推经略取代王在晋,所以皇帝陛下特意在会推以前去征求孙老师的意见,孙老师就像介绍自己的学生那样,一个个的点评给天启听,头一个阎鸣泰只得分六七分(孙承宗说他沉雄博大未满八分),肯定是不合格,后来两位李三才和王之臣还算过关,被孙老师确定为可备经略之选。
在天启皇帝征求了孙阁老的意见以后会推便开始了,名单上有四位,阎鸣泰、李三才、王之寀、王之臣,但会推的结果却是阎鸣泰当选,这下孙老师不高兴了,心说我才给他打了六七分,你们怎么能让他上位?这不是纯粹打我的老脸
可这是会推的结果,规制所在,总不能您孙老师说重来就重来吧?于是,孙老师发话了,既然不能重来,那么就我来(语惊四座),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皇帝陛下却已经欣然同意了,对于这个老师天启真不是一般的看重,既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