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查禁白莲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查禁白莲教 (第1/3页)

乾隆皇帝关于查禁白莲教的谕旨不仅让和珅感到开心,而且让湖北、四川等六省的大小官员们都感到十分开心。

    当然,湖广总督毕沅可能要除外,毕竟他的顶戴花翎被摘了,圣旨里将他严厉申饬了一顿,吓得他连连叩首,口称“臣罪当诛”,浑身上下冷汗直流。他一边磕头一边心里想:这次又要给和中堂好好地孝敬一笔了。

    其他的大小文武官员则都很开心,为什么开心呢?当然与和珅的理由是一样的,大家又有了挣钱的机会了。因此,当各省督抚衙门将严厉查禁白莲教的谕旨行文下发给各级官员时,大家可谓是雷厉风行,闻声而动,各府、州、县衙门所属的监狱里一下子就人满为患,塞满了所谓的白莲教徒。

    这些囚犯里面,有的确实是白莲教徒,但更多的根本就是无辜的百姓,这些无辜的百姓就是各级官吏此次发财的提款机,是他们故意抓进来以便敲诈勒索的,你说你不是白莲教徒、你是冤枉的是吗?你想赶紧出去是吗?那好,拿钱来,今晚从后门把银子给老爷送来,明天咱就放人。

    不仅各级大小官员如此,就连下层的差役、捕快乃至地痞流氓无赖都趁此机会大发横财。他们如狼似虎、欺压良善,看谁不顺眼就说谁是白莲教徒,就要抓进衙门里去,逼着你拿出银子来消灾。更有无数贫苦的百姓实在拿不出赎身的钱财,结果就被充数当作了所谓的白莲教匪关进监牢里,每日里遭受着板子夹棍的严刑拷打,痛苦莫名。就这样,乾隆皇帝一道谕旨,给川楚六省的百姓平添了无数的血泪,无尽的灾难。

    湖北省郧阳府均州知州孙修福是缉拿白莲教劲头最足的官员之一。当他拿到上司的行文之后,高兴得脑门子都要乐开花了。他家几代人都是贩桐油的,到他这辈发家了,于是他就想买个官做。在清朝,卖官鬻爵是合法行为,在康熙、雍正年间,对于*还有所控制,一般卖出去的都是无实权的候补官员,但到了乾隆末期,卖官鬻爵开始泛滥成灾,各类现任官员也大肆拍卖。孙修福便花了一万三千两银子,买了个均州知州的顶戴。

    均州这个地方并不富庶,和本省的武昌、荆州等地完全没法比,但孙修福管不了那么许多,他是个商人,花出去的钱必须连本带利全捞回来才行。为此,他三管齐下,使用三套办法疯狂地捞钱。

    第一种手段便是利用收取税赋的机会压榨百姓。按照清朝的法律:摊丁入亩,永不加赋,也就是说清朝的田赋是固定的数字,永远也不会变化;到了雍正年间,又实行“火耗充公”,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清朝的各级官吏无法通过提高田赋的数目来捞钱了,看起来应该是蛮不错的一项制度,老百姓的利益好像不会再受到贪官污吏的侵害了。

    然而,只要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