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查禁白莲教 (第2/3页)
度依然存在,那就根本无法消除各级官吏的腐败行为。大小贪官们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自有新的办法来盘剥百姓。
比如,当时很多百姓都是用粮食等实物来缴纳税赋的,这样官员们就有了发财的机会:你交的粮食我们必须把它运到上级的官仓里才行吧?可怎么运呢,总不能让老爷我自己去背粮食吧?我当然应该雇人雇车来运输才对,那么这笔运输费由谁来出呢?当然是你,所以请你多交一部分粮食,以此充当运输费。这个便叫做“浮收”。
还有的百姓在交赋税时因为没有银子,交的是铜钱,清王朝那个“永不加赋”的固定数目字是用银子来度量的,而银子与铜钱之间的比价又是经常波动的,这样一来,官员们就又有了发财的良机。当百姓们拿着铜钱去交税时,在官员那里银子与铜钱的兑换率就永远都会比市场价高出许多,具体高多少就全看官员们的胃口了。这个被称为“勒折”。
“浮收勒折”便是清代地方官吏们用来盘剥百姓、贪污中饱的常用套路。
对于孙修福这样的官员来说,常用的浮收勒折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了,因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两套别的手法。他的第二种手法便是打官司。古代的中国百姓向来对去官府打官司敬而远之,轻易不会去衙门诉讼的。孙修福便有了新的发明创造,他雇佣了一帮地痞流氓,到处惹事生非,主动挑起事端,然后到州衙门里告状。无赖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说某某人欠他的钱,求老爷做主。在中国古代,是没有刑法民法之分的,像债务纠纷这种民事诉讼,官府也可以抓人;而在当时,又没有羁押时限的规定,官府把一个犯人想关多久就关多久。这样,当流氓无赖们状告某人欠钱时,孙修福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被告抓起来,关进牢狱,直到被告家里拿钱来疏通,他才会放人。如此一来,这些地痞无赖就在孙修福的庇护下,在均州城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到处敲诈勒索。均州城里的一些无权无势的小商贩、小业主都倒了大霉,他们几乎没有不被流氓们敲诈过的,人人叫苦连天,但又无处伸冤。因此,大家都对这个孙猴子恨之入骨。
孙修福的第三套手段便是和州里的一些豪强劣绅联手,巧立名目,勒索百姓。王益之就是他的亲密合作伙伴之一,两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商量出各种的鬼名堂,像什么修烈女祠啊,什么修关帝庙啊,什么祈雨祭河神啊,这些名堂都要百姓捐钱。王益之派出家丁挨家挨户地去敛钱,谁敢不交就拳脚相加,甚至明抢明夺,孙修福则在背后给王益之撑腰,要是有人敢到州衙来告王家,一律都是诬告良民,孙大人将大刑伺候。而事后,王益之自然会拿出一笔丰厚的酬劳送给孙修福。
虽然这样三管齐下,但孙修福还是嫌钱来得慢,每天都琢磨着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