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不灭的神教 (第1/3页)
乾隆皇帝关于查禁白莲教的上谕下达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类喜气洋洋的捷报就像雪片一样向着他的龙案不断地飞来。川楚六省的督抚们纷纷报告:查禁教匪成绩斐然,某某教首已被生擒,某某教派已被铲除,某某地域内已再无白莲教活动的踪迹。三个月之后,简直就是形势一派大好了,归总各地的奏报,已经有将近一万名白莲教匪落网,有几百名教首已经被处决,有数千名教徒已经被流放充军,还有一部分小喽啰则或被枷号示众、或被杖责鞭笞,至于白莲教的组织更是都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川楚六省已经变成了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万岁爷完全可以高枕无忧,根本就不用再为这件事操心了。
当然,乾隆不是傻瓜,他知道各地督抚们的奏报里到底会包含多少水分。不过,他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各地上奏的密折,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白莲教应该确实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死灰复燃了。于是,乾隆的心放了下来,他开始考虑别的事了,特别是到底要不要传位的那件事。
不过,这一次乾隆错了,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不了解白莲教,更不了解他的大清国此时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他一厢情愿地自以为已经将白莲教重创,却没有想到其实这次的查禁行动反而给白莲教增添了干柴,将使得反抗的火焰更加猛烈地燃烧,从而动摇他的满清王朝。
白莲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非常另类的宗教,他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都不同,可以说是一种完全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宗教。
关于白莲教的起源,一般都认为它是由南宋年间的茅子元所创,纠合了境外的摩尼教,佛教的净土宗,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等元素,综合而成。但是对于明清时代的白莲教来说,起源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不断地改造变化,最终变得和源头的宗教面目全非,截然不同,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宗教。
被改造后的白莲教完全符合中国多神教文化的特色,它没有统一的教规,各地的教徒有像和尚一样斋戒的,也有荤素不忌、一切随便的;它没有《圣经》、《古兰经》那样公认的、大家一致信奉的宗教经卷,其教义大多从佛教、道教那里抄袭拼凑而成,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又由各地那些基本为文盲的教徒们添油加醋地任意发挥,早已变得不伦不类,不成体系了;它没有统一的宗教服饰、仪式、法器,甚至于连自身的名称都不统一,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教名,除了一个虚无缥缈、谁都说不清是什么模样的“无生老母”为大家所共同祭拜的神祗,以及都普遍相信有朝一日无生老母会自己亲自、或是派遣某位神佛降临人世解救众生以外,几乎找不到什么大家都共同拥有的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