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和珅的诡计 (第3/3页)
缓地又躺了下去,对和珅说:“朕知道了,你还有别的事吗?”
和珅忙跪下磕了一个头:“奴才告退,请皇上安歇。”说着起身离开了暖阁。
他离开了养心殿,回到了隆宗门内的军机房里。军机房其实就是一排很简陋的普通瓦房,室内十分狭小,人多一点转个身都费劲,然而这里却是大清国最重要的中枢重地,除去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之外,任何外人都不得入内,大臣们的仆人也无法进入,因此只好由宫里的太监来伺候。和珅回到了军机房,便有值日的太监过来送上了一杯热茶。和珅坐下来,端起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心中不由得一阵阵地得意。他暗想,我说的这番话肯定是起作用了,皇上对于禅让这件事也肯定要再考虑一番了,搞得好的话只怕这件事就黄了,只是万一……
想到这里,和珅的心头又紧了起来。他知道乾隆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一旦他认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单单凭着自己的一句话就能让他打消筹划多年的禅让之事吗?和珅不免又担心起来,又觉得没有把握了,心头不由得一阵阵的沮丧。
他想,这要是真的有一场乱子就好了,要是湖北那个齐林真的带领着几十万白莲教徒造起反来,天下大乱,你乾隆还有心情搞什么禅让吗?肯定是不会搞了。唉,可惜,齐林已经死了,白莲教也销声匿迹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和珅端着茶杯苦苦思索着,思索着如何才能搞出一场乱子来。这位大清国仅次于乾隆的第二号人物居然在琢磨如何让人来造大清的反,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正是封建专制统治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在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是什么怪现象都会发生的。
和珅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从湖北入手最为有把握。他很快就想好了办法,这个办法是如此的绝妙,又是如此的简单,而且完全不露形迹,让人根本抓不到一点把柄,却又能达成自己的心愿。
和珅是个贪官不假,但他绝不是个庸官,相反,他智慧超群,天资聪颖,是个非常了得的人物。对于白莲教造反这种事,他已经深有研究,把握住了它的若干规律。他知道用什么办法能火上浇油,让起义尽早地发生,同时,这种办法还能保证他自己不受任何牵连。
很快,没有过多少日子,湖北省的两位高官毕沅和福宁都接到了和珅派人传过来的话:皇上明年可能要禅让大位,现在他老人家正全力以赴地考虑这件事,你们千万不要再用白莲教这种事来打扰皇上了。今后,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事就不要上奏,而对于白莲教要大力剿灭。皇上说了,把那些胆大妄为的人都杀光,天下就太平了,你们杀得太少,要更狠一点才行,千万别让皇上再为此操心了。
毕沅和福宁接到和珅的传话,不敢怠慢,立即又一次掀起了屠杀白莲教徒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