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箭在弦上 (第1/3页)
当历史进入了乾隆六十年之后,我和姚之富等人就开始竭尽全力地准备下一次起义。然而,这项工作却进行得十分不顺利。
各地的白莲教徒们并不是像我的自然教那样已经基本实现了军事化管理,而都是些极为松散的团体。教首们对于教众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只能用蛊惑、诱导等手段号召大家去做某件事,而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强迫教徒执行。
这样一来,就看出了齐林的重要性。齐林在全省的教众之中地位很崇高,说出话来大家都相信,都愿意跟着他走,而无论是我还是姚之富,在全省的教徒中都属于无名之辈。我们说的话没人相信,自然难以鼓动起众多的教徒。
我和姚之富商量了很多次,最后觉着还是得从齐林身上做文章,齐林已经死了,但还有个王聪儿,她是齐林的妻子,自然而然地就是和齐林平辈。这样一来,王聪儿就成了他们那个收元教的体系中辈分最高的人,姚之富和其他教首都要比她低一级。我和姚之富都认为:如果散布出流言,称无生老母已经降临,就降临在了齐林之妻王聪儿身上,想必会在教众中产生积极的反响。于是,姚之富冒险从藏身之地出来,和我一起来到半月庵去与王聪儿商议此事,经过一番说服,王聪儿同意了我们的办法,她自己愿意去扮演那个降临的无生老母。这样,我们便四处派人散布消息,说某月某日,无生老母已经降临了,就降临在了齐林师傅的老婆齐王氏身上。
这种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很多教众都跃跃欲试,想要跟着无生老母去闯荡一番,去吃香喝辣发横财。但是,这部分教徒的人数还是很有限,大多数教徒都持观望态度,对于老母降临的说法将信将疑。我和陆一苇多次与各地的教首联络,结果得到答案都是很令人失望的,教首们都说大家的心还不够齐,不能一呼百应地跟着他们走。
对此,我和姚之富、王聪儿都十分焦急,夏震山和陆一苇更是急得不行,因为我们自然教的人现在其实都聚集在一起变成一个军事组织了。现在我们的教徒男女老少已经有一万人左右,这么多人都聚集在黑石坡那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每日的花销巨大,时间长了难以维持,而且也容易暴露。而如果我们把人马解散,那么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队伍也将随之解体,损失更是巨大。因此,我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在这时,湖北的官府跳出来开始积极地配合我们,原来,和珅的口信传下来之后,毕沅和福宁立即着手布置进一步严厉镇压白莲教,要大开杀戒,把所有的不法之徒统统杀光。
像以往一样,这又成了各级腐败官员们发财的好机会,像均州知州孙修福这样的贪官污吏便趁机四处捕人,敲诈勒索,很多的本分良民都被抓入监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