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清廷的对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五章:清廷的对策 (第3/3页)

的事就定下来了,军机处立即将相关事宜拟了一道旨意发往湖广总督毕沅处,同时还行文下来,告知明亮所部的作战计划和行动路线,要求湖北方面全力配合。

    毕沅接到北京方面的上谕和军机处的行文后,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各衙门的主要官员到总督府议事。

    此时,湖北巡抚福宁走了和珅的门路,调任四川总督,已经走马上任去了,而新任湖北巡抚惠龄还没有到,所以湖南湖北两处的战事都要由毕沅一个人来忙活。他已经是年近七十的人了,每天忙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还要不断地受到来自北京和已经在湖南的另一位钦差大臣福康安的申饬,这真是让他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他本来早就想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去潜心著述,无奈这大清国朝中的官员多为尸位素餐、饱食终日之辈,难得有一个像样点的人才,一旦发现了堪用之材,皇帝就会揪住不放,照死了用你。毕沅就算是比较能干的官员了,因此想退也退不下来,只好呆在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他把武昌城内的大小官员都召集到总督府,向他们宣读了上谕和行文,然后便请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官员们都沉默不语,过了好半晌,才有湖北提督瑞林说道:“如今全省兵力处处吃紧,福宁大人到四川上任,把他的抚标营还带走了,这样一来咱们的兵力更为匮乏,只能勉强守住武昌、荆州等要地不失。现在军机处要咱们配合明亮大人会攻襄阳,这实在难以做到。”

    武昌总兵袁国勋也说道:“瑞军门言之有理,如今教匪兵分数路,分头攻打房县、竹溪、枣阳、宜城等地,告急军书如同雪片一般,我军能调动的兵力不足万人,如果贸然进攻,势必如羊饲虎,全无胜算。”

    布政使陈淮也说:“如今藩库几乎是空空如也,根本无钱给官兵支饷。兵丁们枵腹荷戟,毫无战心,就算是要咱们进攻,也要先运百十万两银子过来,解一下咱们的燃眉之急才行啊。”

    武昌同知常丹葵说:“武昌的城防工程尚未完毕,临江一带倾圮的城垣还未修葺,一旦要是有贼人偷袭,谁来抵御?因此,万万不可将守城之兵调走,而且还应该增派兵力,现有的兵力实在不足以守城。”

    于是,这帮官员们经过一番讨论,坚决地拒绝了军机处要求他们配合明亮出兵的指示,改为要求朝廷从钱到物给予他们大量的支援。计议已定,毕沅便吩咐自己的亲信幕僚负责撰写相关的文书,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北京,也送到新任钦差大臣明亮那里去。

    总督衙门里的幕僚、书办、师爷等都立刻纷纷忙碌了起来,一份份十万火急的军情密件迅速地发往各地,然而,毕沅和他的幕僚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总督府里,有一位自然教的间谍早已卧底多时了,这些重要的情报都没有逃过他的掌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