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分道扬镳 (第3/3页)
他刚把数千来自蒙古的盗马贼整编成了一支部队,忽然就接到军机处的通报,说陕西的白莲教徒也起事了,预定派来的陕西兵无法全数到达,只能由副将杨遇春率领三千人马来湖北作战。明亮气得火冒三丈,一下子少了六七千人,这么大的窟窿拿什么部队来补充啊?还没等他对军机处发脾气,乾隆的谕旨又到了,告诉他王聪儿去了四川,要他立刻赶到四川去。明亮只好把原有的部署全都作废,重新下令:命令杨遇春率三千陕西兵改东进为南下,立刻入川;命从湖南北上的德楞泰部立即改向西行,入川作战;命令安徽、江西、山东等地兵马改向西行,进入四川。至于襄阳、郧阳,听说只剩下了襄阳红号龙汉青部万余人,因此只用一支偏师来对付就可以了,所以他下令河南南阳总兵陈世魁率所部六千七百人南下,直取襄阳。还有北京的西山健锐营、前锋营、护军营的八旗兵一万余人,也被命令在都统贵升的指挥下向襄阳开进。作为满洲人的明亮毕竟是偏向自己的族人的,他希望八旗军能在襄阳捡个现成的便宜,也好对外显示一下所谓八旗劲旅的威名。与此同时,他还传谕给湖广总督毕沅,告诉他白莲教的主力都已经西去了,你还是出兵配合我一举收复襄、郧吧。
布置完毕之后,明亮属下各部就按照指令分头进发了。单单只说河南南阳总兵陈世魁这一路,这一路兵马按照明亮的指示是要进军襄阳、郧阳一带的,陈世魁的兵力有六千七百人,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上仅有四千五百多人而已。为什么要虚报数字呢?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吃空饷。陈世魁向兵部上报领饷的数字是六千七百,而兵部就按照六千七百人下发饷银,多出来的银子自然就揣进了陈世魁的腰包。有人要问,他这么干不怕上级调查吗?答案是不怕,因为全国的绿营兵基本都这么搞,几乎所有的绿营军官都靠着这个来发横财。
听说要打仗,可把陈世魁乐坏了,为什么呢,因为赚钱的机会来了。平时士兵的饷银包括所有的军费数目是很有限的,平均一个士兵一年也就是不到十两银子。但一打起仗来就不同了,像这次作战,兵部协同户部经过协商,决定按照平均每名士兵一百两银子的标准下发作战经费,陈世魁的部队一下子就可以获得六十多万两银子的经费呢。
当然这笔银子并不会全数落到陈世魁的手中,因为眼红这笔银子的人可着实不少。这笔银子首先从户部的银库里出来就不够数,根本就不是每个士兵一百两,大约也就是九十六七两左右,到了兵部,兵部又以留足备用经费的名义毫不客气地又从中扣掉十两;接下来,银子运到明亮的行辕,又被明亮扣掉了十两左右,此外,河南的驻防八旗利用和明亮的关系从中又勒索走了一笔银子,等到了陈世魁的手中,这笔银子也就剩下原来数目的一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