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滕王阁上 (第3/3页)
年了,不知有多少高才巨儒挖空心思地撰写,早就将此道臻于极顶了。我纵有生花妙笔,也难别开生面,因此,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流俗,不管什么慧眼也不会眷顾我的。再加上我的书法又差,所以肯定难以在科场上有出头之日的。”
唐宗周不高兴地说:“你怎能如此自暴自弃?话又说回来,你既然不下科场,那就应该在两江总督的幕府里好好做事,混好了也能有些名堂。可是你到我这里来做什么?我可是什么忙也帮不上你呀。”
唐宗周这么说话到也是实情,他这个人为人戆直,孤介清高,非常讨厌官场上那些乌烟瘴气的歪风邪气,做官的时候不徇私情、清正刚直,得罪过不少权贵。他曾做过四川达县的县令,做过湖北郧阳府均州知州,不管在哪里做官,他都不畏权势,敢批逆鳞,惩治过不少土豪恶霸、流氓地痞,给平民百姓撑过腰、做过主,老百姓都感激地称赞他是“唐青天”,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难以被官场同僚所接受,一个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挡住了别人财路的人怎么会有好下场呢?唐宗周很快就被调走了,调到了江西南昌担任府学教授。清代的各级学校,上至国子监,下至府学县学,到了乾隆年间,统统都堕落成了空疏的摆设。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学校都是标准的“卖文凭”的地方,根本没有任何教学活动,只是到了固定的某些时间,学生来到学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学生把所谓“贽币”交给学官,然后换来一个监生或贡生的头衔,然后就算完事大吉。唐宗周的这个“教授”是从来没有上过课的,因此,他每天都清闲得发腻,只能靠撰写一些学术著作来打发时光。他也是志怀高远、胸有抱负的人,但是现在每天只能空度光阴,怎么能不让他郁闷纠结呢?今天他来到滕王阁上,望着滔滔逝去的江水,心中就是感慨万分,正在他想要写一首诗直抒胸臆的时候,自己的好友钱平意外地来到了。
钱平笑着说道:“你现在是个什么模样,我也早就一清二楚,因此,我可不是来求你帮忙的,相反,我是来给你指路的。”
“哦,此话怎讲?”唐宗周不禁满脸疑『惑』。
钱平想说什么,但他用眼睛四下里一扫,见滕王阁上来来往往的到处都是游客,便止住了话头,拍拍自己的肚皮对唐宗周说:“我今天下了船,就到府学去找你,找了一大圈听说你来到了滕王阁,所以我就紧赶着追来了,这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呢。养浩兄,你还不赶快尽一尽地主之谊,请我饱餐一顿?这滕王阁上只有清茶点心、黄酒小菜,哪里能填饱我的肚子哟。”
唐宗周说:“那咱们就找一家饭馆去吃饭吧。”
钱平一摆手:“不,就去你家。我现在有一肚子贴心体己话要对你说,只有你家才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