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一章:初临战阵 (第1/3页)
唐宗周和他的手下的秀才们拿着龙汉青的*书到江西各地筹措经费,结果真的是与以前不一样了。很多豪门富户原本都抱着和牛德彪一样的想法,觉得不管谁坐江山,只要能让我们继续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何必去趟这个浑水呢?但是,在他们看了这份告同胞书,并听了唐宗周等人介绍的共和国新法律的情况,一些富户就坐不住了,觉得让龙汉青得了天下可实在是要不得,那样的话我们有钱人可就没活路了,于是,很多富户都解囊相助,这个两万,那个三万,到最后,加上抚州知府万书坤答应给的银子,一共凑了一百一十万两。
有了这么一笔钱,短期内维持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唐宗周正式立起了民团的旗号,开始招兵买马。招人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当时没饭吃没活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听说有个吃饭的地方,大家都会打破脑袋地来争取。唐宗周可以选择的余地变得非常宽裕。他给连国杰、汤守谷等人定下了规矩:一定要挑本分朴实、年轻力壮的人来当兵,那些在绿营里混过饭吃的人,条件再好也不要。
连国杰说:“当过兵的人有经验,会打仗,咱们是一支新军,应该找些老兵来带一带才好。”
唐宗周哼了一声说道:“他们有什么经验?我看只有耍滑头、藏心眼的经验。那绿营兵平时是个什么样子你又不是没见过,他们从来都不训练,成天没事了就会吃喝嫖赌,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熊包,让他们来带,非把咱们的兵都带成光棍二流子不可。我宁可找些没出过山村、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子弟来当兵,也绝不让这些绿营的兵大爷们把我的风气给搞坏了。”
于是,连国杰等人严格按照唐宗周的要求,仔细甄别来报名的新兵,凡是听说当过绿营兵一概不要,即使没有当过绿营兵,但看上去有点油头滑脑,有点机灵心眼的也都不要,专挑那些朴实兼老实,本份厚道,且又身强力壮的年轻乡下后生入伍。
到最后,他们招募了一万四千余人,在抚州城外建立了军营。军营建立起来后,就开始了严格的训练。唐宗周并没有带过兵,他手下那几个文人秀才也是如此,那么他们怎么能够带兵训练呢?这就要说到古代的军队与现代军队的不同了。现代的军队有许多技术装备,不懂技术的人根本就没法打仗,当然就指挥不了军队,因此现代军队都强调用专业人才、职业军人来领兵打仗;但古代的军队不同,古代的军队没有什么技术装备,文盲都可以当将军,像唐宗周这样有文化的人通过阅读兵书,就能够了解并掌握带兵的方法,只要踏实肯干,自然就可以训练并指挥部队了。当然,实战经验的取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唐宗周将这一万四千余人编成了二十个营,连国杰等人每人都带几个营,每日加紧训练。训练的内容有行军、扎营、冲锋、列阵、攀城、筑垒等等,其实也都很普通,和绿营兵的训练内容基本一致,只是绿营兵根本就不练,而唐宗周的民团则训练得非常认真罢了。
就在他们加紧训练之时,战场上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了过来,苏州失守了,杭州也失守了,就连长江之北的另一个重要商业城市扬州也被共和军攻克了。这样一来,清『政府』的江南财赋基地就完全的丢失了,整个『政府』的运作都出现了危机。乾隆和嘉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拼命地四处调兵,力图反扑。而在江西战场,也传来了令人恐惧的消息,镇守在九江的共和军部队经过整补,开始南下,水陆并进,向着南昌发起了进攻。南昌城内人心惶惶,『乱』作一团。在此危局下,江西巡抚洪亮吉急忙派人给唐宗周送信,要他率领民团立即救援南昌。
唐宗周颇为为难,他对来人说:“我们的兵只训练了不到四十天,还有很多武器装备都没有置办齐全,如果匆忙迎敌的话,只怕胜负难料。”
来人说:“巡抚大人对此都了解,但是南昌城实在是危急万分,洪大人迫不得已才会调动你们这支兵。唐大人,倘若南昌城有失,则洪大人势必殉节,如果洪大人不在了,那唐大人你这支兵还如何生存下去呢?请唐大人三思啊。”
唐宗周心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洪亮吉不在了,他自己的靠山也就没有了,也就不可能再带兵了,因此,尽管人马还没有『操』练好,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说什么也不能让南昌城有失。
他答应了出兵,迅速地将一万多人的民团聚拢起来,向南昌进发。连国杰和汤守谷都忧虑地说:“大人,咱们的兵现在大多连『射』箭都没有学会,而且还缺少运送粮草的骡马,如果长途行军,到南昌作战,只怕凶多吉少。”
唐宗周说:“管不了那么许多了,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