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八章:武昌失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八章:武昌失守 (第2/3页)

去看看,如果没有敌人了就把洞填死。”说罢,他就带着手下的人到另一处地方去指挥战斗了。

    共和军的士兵们等着洞口不再冒烟后,便派了几个人打着火把,从洞口一个个地跳了进去,进去后只见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好几具靖卫军的尸体。他们绕过这些尸体向前摸去,忽然看见前面堆着一大堆炸药包,在这些炸药包上有一个面目被烧得焦黑的人依靠在上面,手里拿着一支火把,两只血红sè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们——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罗玉宝。

    共和军们大吃一惊,他们想扑过去将他的火把夺下来,然而已经晚了。只见罗玉宝发出了一阵嘿嘿的冷笑声,将火把顶到了一包炸药上,霎时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几百斤炸药同时开花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上面的城墙发出一阵剧烈的抖动,随即稀里哗啦地倒塌了下来,坚固的武昌城墙瞬间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在后面的罗清皋一见,立即拔出腰刀大吼道:“杀呀,弟兄们冲进去啊!”说罢,身先士卒,带头向着缺口冲去。

    缺口附近的共和军官兵大部分都被炸死了,因此罗清皋带着人一下子就冲过了城墙,一过城墙迎面就杀来了一股增援的共和军,双方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李金囤听说城墙被炸开了,急忙亲自带领仅有的一点预备队冲到缺口处,奋勇拼杀,终于硬生生地将罗清皋带着的靖卫军顶出了城墙。然而,由于靖卫军是从各个方向同时开始进攻的,而缺口这个地方牵扯了共和军太多的兵力,结果导致其他地方兵力不足。方佩纶指挥着一队人马终于爬上了一处城墙,杀进了城里。

    共和军终于顶不住了,只好向后撤退,靖卫军一步步地杀进了城来。李金囤还想和敌军拼死血战,但马清峰拉住他说道:“军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快撤,等文军长的大军来了,咱们再把武昌拿回来。”

    李金囤吼道:“我不撤,我要死在这里,丢了武昌城,我怎么能对得起龙总统和夏副总统,我没脸见他们。”说着,挥舞着宝刀又要冲上去。马清峰向李金囤的卫士使了个眼sè,几个卫士一拥而上,夺下了李金囤的宝刀,架着他就跑。李金囤叫骂着,让他们放手,但卫士们说什么也不撒手,硬是架着他,跟随着马清峰逃出了血雨腥风的武昌城。

    等到唐宗周在连国杰和汤守谷的陪同下,骑马进入武昌城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武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双方战死的尸体,数不尽的血迹满地皆是,很多房屋还在缓慢地燃烧。唐宗周看着这一切,心中有着说不出的畅快和激动。

    汤守谷的心情也很激动,他对唐宗周说:“大人,大胜仗啊,咱们终于打了一场大胜仗,这是自嘉庆元年震天坡福康安被杀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啊!足足有三年了,我朝的兵马在教匪面前战无不败,今天这一切终于被扭转过来了。”

    连国杰也激动地说:“老师,从今以后,看谁还敢小看咱们靖卫军,看谁还敢拿咱们不当回事,就是当今皇上和太上皇也必须高看咱们一眼了。”

    唐宗周也很激动,但他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带着众人来到了原湖广总督衙门,这里已是乱做一团。李金囤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他们匆匆忙忙地撤离,丢下了很多文书、图册,还有不少兵器,一些靖卫军的士兵正在这里打扫。

    唐宗周和连国杰、汤守谷来到了议事大厅,抬头一看,只见墙上还高高地张贴着六个大字:民有、民治、民享。

    汤守谷见状,急忙对一个小军官说:“快,快带人将这些妖言统统铲除掉。”那个小军官急忙找人拿梯子,来揭掉这六个字。

    唐宗周随意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对汤守谷说:“给朝廷的报捷折子由你来写吧,要快,要抢在额勒登保的前面,免得这个饭桶又来和咱们争功。”

    汤守谷说:“既然如此,我这就去写。”说着他就起身去寻找纸墨笔砚。

    这时,方佩纶快步走了进来,唐宗周问道:“怎么样,战果到底如何?”

    方佩纶说:“初步计算一下,教匪被当场击毙的大约有三四千人,还有两千人左右都负了重伤,估计也活不成了。咱们还抓了大约三千多俘虏,都关在蛇山上面了。”

    唐宗周说:“有没有捉到教匪的什么头面人物?”

    方佩纶摇摇头说:“李金囤和马清峰都逃走了,还有一些高级的军官也都跟着跑了。只抓到了一个名叫滕学基的人,他本是我朝的举人,后来教匪来了,他就跑过去做官,一直当上了武昌同知。这次没有跑掉,被咱们抓住了。”

    唐宗周说:“原来是个士林败类,带上来让我瞧瞧。”

    方佩纶立即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