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二章:虎帐谈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二章:虎帐谈兵 (第3/3页)

应就该出问题了。从现在开始,我带着二十万兵马,从九江出发,每隔百余里,我就筑造一座坚固的营垒,留下上万人来驻守,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爬,每隔百里留下万把人,这样我算过了,到了安庆城下,大概还能剩下八万人,这就是我刚才为什么对你说带八万人去打安庆的道理。而要这么打,快了绝对不行,不筑好坚固的营垒,我是绝对不会向前走的——谁爱说我是乌龟爬,就说去好了,我就是一只乌龟,一只咬不动、砸不烂的铁乌龟。等我这只乌龟爬到了安庆城下,和杨天保的四五万人马来一场决战,嘿嘿,那时候就有好戏看了!杨天保要是不敢跟我决战,缩在城里不出来,我就把安庆包围起来,把他活活困死在里面。稚公,这就是我的全部作战计划,你看怎么样啊?”

    洪亮吉手拈胡须沉『吟』了良久:“好,确实是好计划,大巧若拙,似慢实快。如果能顺利实施,杨天保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不过,你这计划要见效实在是不容易,我只怕这段时间里朝中那些爱嚼舌头根子的人对你大肆攻击啊。”

    唐宗周说:“你可以把我的全盘计划都对他们讲一遍,我这回不怕泄『露』军事机密,就是杨天保来了,想要听听我的计划,我也详详细细地给他讲述一遍的。我告诉了他,他也没有办法破解,只能坐在那里束手无策。”

    洪亮吉笑道:“还是保密些的好,保密些的好。你马上就要开始这么向前进军了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就回去了,我会将你说的这些话上奏给皇上的。”

    唐宗周说:“我说要用笨法子,其实也不完全,我还是要用一点巧劲的。我会让方佩纶指挥他训练出来的湘军、汤守谷指挥他的皖军,从皖南的徽州、歙县一带向着教匪发起进攻,以此来分散一下他们的兵力,免得龙汉青把兵力都集中我的对面。这样一来,我走的或许会快一些。”

    洪亮吉连声称赞唐宗周的计划,两人又畅谈了许久,这才下了浔阳楼回去安歇。三天以后,洪亮吉就辞别了唐宗周,离开九江北上,回到北京去向嘉庆皇帝汇报他的所见所闻了。而唐宗周却指挥着二十万大军,向着安庆开始了步步推进。他们每前进一百里左右,就会停下来,开始构筑营垒,营垒十分坚固,同时里面还驻扎有一万人左右的兵力,共和军如果向这些营垒进攻,短时间内是绝没有可能拿下来的。

    随着唐宗周的步步推进,在安庆的杨天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已经看出来了唐宗周全部计划到底是怎样的。因此,他主动出击,带领着人马,利用大别山的有利地形,穿『插』到清军的后方进行作战,一下子就打到了湖北境内。但是唐宗周真的像一只咬住东西就不松口的乌龟一样,根本就不为所动,依旧不紧不慢地向着安庆步步推进。杨天保接连攻克了好几座城池,打得湖北境内的清廷官员叫苦连天,拼命地向北京求救,请求朝廷下旨让唐宗周回兵救援。但是,嘉庆皇帝已经被洪亮吉打过了预防针,知道唐宗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并没有理会湖北的求援。

    杨天保把湖北搅得天翻地覆,他的人马甚至都威胁到了河南,吓得河南巡抚贵升把遗书都写好了。但是,唐宗周还是没有一点要分兵救援的意思。杨天保远离自己的根据地作战,时间不能太长久,他也怕安庆有失,所以只好带着人马和丰硕的战果又回到了安庆。

    回到安庆之后,唐宗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安庆还是危如累卵。杨天保决定再次出击,这一次直接在唐宗周的身上寻找破绽之处。杨天保曾经乘着夜『色』,突然袭击了一处唐宗周构筑的堡垒,但是堡垒的守军十分警觉,而且他们的工事非常完备,虽然是在夜间,但是依然能够抵挡住杨天保的偷袭,经过一夜的激战,忠孝军的营垒纹丝不动,而援军又扑了上来,杨天保只好撤走。

    接下来,杨天保就接连采用诱敌深入、杀回马枪的办法来和忠孝军交战。但是忠孝军十分狡猾,见到共和军后撤,他们一律不追击,只是看着共和军撤走,然后他们就接着不紧不慢地向前赶,始终以庞大的兵力猬集成一大团,让共和军想吃也没处下嘴。

    眼见得忠孝军的营垒像一条毒蛇般蜿蜒前行,越过了太湖,越过了潜山,距离安庆越来越近了,但是共和军却始终拿他们没有办法。与此同时,方佩纶、汤守谷领着十余万人马在皖南的徽州、歙县一带向着共和军发起了进攻。他们如果将这一带地域全部占领,然后再越过天目山,那就同样能够兵临南京城下,因此,必须派兵抵挡,结果萧天云带领着本部人马前来迎战。这样一来,杨天保那里的兵力就更有限了,更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唐宗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