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章:俄使来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三章:俄使来京 (第2/3页)

试地正准备着北征;而北边的清『政府』则是一副被动挨打的姿态,只求自保,毫无进攻之余力。

    正因为如此,所以北京紫禁城里的嘉庆皇帝愁得吃睡不宁,辗转反侧,每天都在挖空心思地琢磨如何才能转危为安。他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派人去求和,尽管对方很可能不答应,但是能拖延些时间也是好的,于是,他把洪亮吉找来对他说道:“你这次去南京讲和,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条件你都可以当场答应下来。他们要我退位也可以答应,要朝廷退到关外也可以答应,总之,能拖延些时日就是好的。只要能争取到时间,朝廷就可以重整兵马,你就是首功一件。”

    洪亮吉心知龙汉青绝对没有那么笨,但是皇上的圣旨下来了,自己也不能违拗,因此只好叩头道:“臣一定尽心尽力,不负皇上的一番苦心。”

    洪亮吉上路了,嘉庆的心里还是没有底,因为首先不知道能不能争取到时间,其次即使争取到时间能不能有机会重整旗鼓也是大大的疑问。他每天还是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这一天,军机大臣松筠突然来奏,说有俄罗斯国使臣前来进贡,并且这位使臣还说愿意向大清国提供洋枪洋炮,以便对付南方的共和军。

    嘉庆一听,心中不由得一喜,这共和军之所以无法抵挡,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有洋枪洋炮吗?如果大清也有了洋枪洋炮,岂不是就可以抵挡住他们了吗?他略微沉『吟』了一下,对松筠说:“这俄国使臣是否愿意行三跪九叩礼?”

    松筠说:“这个……他,他怕是不肯……”

    嘉庆听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虽然大清国如今风雨飘摇,但是依然架子不倒,对于外来的使臣还是坚持必须行三跪九叩礼才能见皇帝,否则就没这个机会。嘉庆并不想破了祖宗的规矩,他对松筠说:“你去与他谈吧,看看他们的枪炮要价几何?就是价钱再贵咱们也得买,不过能压下几分总是好的。”

    松筠领旨而去,他在自己掌管的礼部衙门接见了俄国使臣。这位俄国使臣的名字叫做阿列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达维多夫,是一位伯爵,今年四十多岁,满头的金黄『色』须发,身高体壮,声音洪亮,进门后见到松筠鞠躬致意,倒也算是彬彬有礼。

    两个人寒暄了几句,达维多夫就直奔主题,他通过翻译说道:“首相先生,我首先代表我国的沙皇陛下对于贵国的内『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并且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以确保你们剿平叛『乱』。我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陛下在我临行前说过,中国的事情就是俄国的事情,我们要像平定本国的叛『乱』那样全力帮助中国的皇帝陛下。”

    松筠听了,心中又喜又疑,连忙说道:“承蒙贵国皇帝厚爱,我国朝廷感激不尽。不知贵国的沙皇为什么对我国的事情如此关切,这真是让我们喜出望外。”

    达维多夫说:“听说你们南方的叛『乱』是一个叫什么龙汉青的人搞的,他要在贵国推翻帝制,建立什么共和国,搞什么自由民主,这一切都是我们俄国所不能容忍的。我国一向认为,所谓的自由民主,所谓共和政体都是大逆不道、荒谬绝伦的。我们俄国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政体存在于世界上,并且愿意为消灭这种政体而竭尽自己的所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支持你们的缘故。”

    松筠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们俄国也有皇帝,和我们大清是一样的,咱们都不能让『乱』臣贼子篡夺了江山,所以咱们应该拉起手来,是这个意思吧?”

    达维多夫高兴地笑了,连说了好几声“哈拉少”,他继续对松筠说道:“听说你们南方的叛军从英国人那里获得了枪炮,使得你们的『政府』军连遭重创,对此我们的沙皇陛下十分关切,他表示应该向中国的皇帝提供俄国制造的武器,从而使得他能够压倒那些叛军。首相先生,我们俄国生产的武器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威力也是最大的,只要我们的武器运到中国来,你们一定会在战斗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从而轻易击溃叛军。”

    说到这里,达维多夫有些心虚地偷偷看了看松筠的表情。俄国的武器一向以粗笨简陋著称于欧洲,与英法等国制造的武器比起来差了老大一截。俄国名将苏沃洛夫有句名言:“子弹是懦夫,刺刀是好汉。”表面上是在鼓吹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实际上也是没办法,因为拼技术确实拼不过人家英法。达维多夫在松筠面前胡吹大气,心里也怕对方知道实情,拆穿自己的老底。

    好在以嘉庆、松筠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们虽然被洋枪洋炮打得找不着北,但是对于西方的知识依然贫乏的可怜,欧洲到底有多少个国家,现在君臣们谁的心里也没数,至于这些国家谁挨着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