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俄使来京 (第3/3页)
谁都有什么特点,那更是无人知晓。所以,达维多夫在这里信口胡吹,松筠竟也听不出破绽来,他反而高兴地连声说好。
当然,松筠也不是傻瓜,他虽然没有国际知识,但是也知道世界上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于是他问道:“伯爵先生,贵国的枪炮不知每件值银几何啊?”
达维多夫慷慨地把大手一挥:“我国沙皇陛下说了,为了帮助我们邻居战胜邪恶的民主政体,我们愿意免费赠送他们需要的所有武器。当然,为了表示我们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我们希望贵国能够在边界划分的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
松筠登时警惕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贵国想要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让步呢?”
达维多夫说道:“首相先生,我们俄国非常需要一个在太平洋沿岸的不冻港口。贵国辽东半岛的旅顺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港口,正适合我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希望贵国能够把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满洲地区都划归我国。”
松筠一听,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吗?那可是满洲人的发祥地啊,沈阳的北陵里还埋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呢,把祖坟都让出去,那是万万不可以的,这件事不用请示嘉庆,松筠就可以干脆地拒绝,因此他摇了摇头说:“此事万万不可,那里是我满洲龙兴之地,祖宗陵寝所在,碍难从命。”
达维多夫的脸上『露』出了失望并且困『惑』的神『色』:“你们祖先的坟墓那么重要吗?不可以把它们迁走吗?”
“不可以!”松筠斩钉截铁地答道。如果动了北陵,那就等于掘了大清的龙脉,是绝对不行的。他对达维多夫说:“我们祖宗的陵寝至高无上,绝对不可动一丝一毫,否则那与我们亡国没什么区别。”
达维多夫这时才意识到,祖坟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对于中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于是他决定作出退让,拿出第二个方案,他微笑着说道:“既然是这样,首相先生,我们是否可以另选一个地方来作为我们的港口呢?贵国的与朝鲜东侧接壤的地方有一个港口叫做海参崴,那里也是一个很优良的港口,为此,我们是否把我们的边界定在松花江呢?我们从长白山那里沿着松花江开始划分国界,松花江以东以北的地域归我国所有。这样,你们在沈阳的祖坟不就可以保住了吗?”
松筠一想,那里也不行啊!松花江边那是满洲人的老祖宗完颜阿骨打的发祥地,金代最早的都城上京会宁府就在那里。清代确认金代的女真人是自己的老祖宗,对他们很是尊崇,乾隆那时候还下达过指示,拨款修缮了上京旧城,还派官员前去祭拜呢。难道说这个祖宗咱就不要了?
松筠有心拒绝,但是又怕得罪了达维多夫,唯一可提供洋枪洋炮的来源就这么断绝了。他只好对达维多夫说:“此事关系重大,我一个人难以作主,是不是可以让我请示一下我们的皇帝再做答复。”
达维多夫表示同意,于是松筠就来拜见嘉庆,把会谈的详细内容对他汇报了,然后请他定夺。嘉庆听了松筠的汇报,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满洲是他们的老家,甭管是松花江、黑龙江还是辽河,满洲人都把那里天然当作了自己的家园。现在俄国人闯进来趁火打劫,要割去一大半,这怎么能不让嘉庆肝疼呢?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父亲乾隆最重视满洲,为了保护这块发祥地,他采取严厉措施,布置了千里柳条通,阻挡关内的汉人去闯关东,而乾隆自己也多次回沈阳等地祭祖,嘉庆跟着去了好几次,每次乾隆都谆谆嘱咐他千万别忘了这里是咱们的家,一定把家保护好,别让外人进来。
现在,俄国人要割去一大半,这怎么能行呢?不过,嘉庆转念一想:如今是金条不如窝头值钱的时候,要是不割让土地,那么休说阿骨打的上京,就连努尔哈赤的盛京也保不住了,还是先顾着眼前要紧啊。想到这里,嘉庆对松筠说:“你可以答应他,不过,你要跟他说好,必须要等他们把枪炮都运到咱们这里之后,才能划界割地,否则约定作废。至于这枪炮的数目嘛,我看少说也要十万条火枪,三千门大炮才够啊。”
松筠从嘉庆那里得到了指示,又去找达维多夫谈判。他把嘉庆的条件说了,达维多夫说:“皇帝陛下提出的要求我们都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先草签一个条约,一切等着我们把军火运来之后再正式生效。”
于是,松筠就和达维多夫在一起草签了一份土地换武器的条约。达维多夫高兴地说:“首相先生,我们一定会把军火交给你们的。不过,生产这批军火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再运到这里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希望你们在这一段时间里顶住叛军的进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