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后庭谈婚论嫁,外朝指点佣兵 (第2/3页)
“这儿女婚事,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淳轩虽然不及两位哥哥那样有才干。至少人品醇厚,这是知书达理之人。这出尘丫头嫁给他定是不会亏待她的。你也知道,这宫闱度日如年。淳耀和瀚霖还不知道要斗到什么时候。若尘丫头去的是颐亲王府,可比这后宫安生的多。”太后虽年事已高,但如今局势还是明朗在心的。
“这,太后娘娘。您看,尘儿的父亲领兵在外,家中便只有臣妾一女子持家。尘儿打一出生
便被臣妾家老爷宝贝着,还是等尘儿的父亲回府了再决定。如何?”董小宛虽然动心太后所说的理由,但亦是坚持到底。女儿的终身大事,她可要再三考量。
“小宛啊,这出尘定是要嫁入王室的。你我心知肚明,这是她的命。当日,这丫头百日宴王上便昭告天下,哀家知道你不喜宫中生活,也曾顺水推舟的帮了你逃脱这深宫妇命。如今,对于出尘丫头最佳的选择是什么,你应该心中早明了了。你是聪明人,亦是能做最好的选择。哀家也不急着强求你和李将军。只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的生活。”言尽于此,太后一脸堪忧的模样让董小宛动了恻隐之心。
“太后娘娘,您是怕将来百年之后,颐亲王没个依靠吧?”董小宛听着太后从头至尾,到最后一句才落实了太后的真实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董小宛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瞒你说。淳轩即是哀家娘家门中最后的独苗,亦是哀家最疼爱的王孙。纵观如今格局,右丞相保太子,一党大权在握。左丞相保睿亲王,这党同样虎视眈眈。唯独这颐亲王,孤身一人。要怨只怨哀家当初没能保住哥哥。当初一时大意才被奸人有机可趁,背负了十载的骂名。”说道情深处,太后不免又落泪道。
“太后娘娘保证身子,这些陈年往事切莫放在心上。臣妾知道颐亲王是个秉性纯良的人,也知道懿贵妃多年来的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不能成为姻亲,这日后若颐亲王需要臣妾相助的地方,臣妾定是义不容辞,倾囊相助的。”董小宛安抚着情绪激动的老太后道。
“那哀家便先谢过小宛了。”太后说着欲福身道。
“太后娘娘,万万使不得。这可折煞晚辈了。”小宛惶恐道。
“这两小儿的婚事,小宛你也在考虑考虑。王上与哀家虽然有权利指婚,但也不希望是霸王硬上弓的结果。”太后娘娘一语双关,让董小宛不得不好好审视这个问题。
此处动情,别处佣兵。
东宫西苑,风雪相连。
王上听过李出尘的建议顿时拨开云雾见着了青天。三人又是一阵仔细的商议与畅谈。弹指间,一个时辰晃眼便过去了。
“启禀王上,王后娘娘正等您核实这开春要选的秀女名单。您看?”太监总管安延熹在门口禀报道。
“好了,剩下的也是琐碎小事,淳轩和尘丫头看着办吧。寡人还把这档子是忘了。”说罢便往宫门外走去。
“恭送王上。”
“恭送父王。”
随着圣驾一走,宫门外一时冷清了许多。李出尘与郭淳轩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