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9章催眠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9章催眠术 (第2/3页)

**后这种做法才弃之不用。

    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的,或是一种迷信活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努力探讨催眠术的奥秘,使其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学家发现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它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而最主要的,它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能使许多疑难怪症康复如初,使焦虑忧郁的情绪瞬间即逝,从而体验到人生的温馨与乐趣。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催眠术在心理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遗憾的是,由于催眠术长期以来为宗教神职人员所掌握,又为一些江湖术士所利用,使它的声誉受损,遭到非议。

    催眠使受试者思维退化至某种较幼稚的阶段,失去了正常清醒时所具有的控制,落入一种较原始的思维方式,因而凭冲动行事并进行幻想与幻觉的制作。

    认为是受试者在催眠者的诱导下过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受试者对角色的期望和情景因素,使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但很多学者坚持催眠是意识的另一种状态,而不是角色扮演,因为即使最合作的受试者也不会同意在不给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催眠将受试者的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进行的分流。第一个分流是受试者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分流是受试者难于察觉、被掩蔽的意识活动,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一种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长途驾车的人对路上状况作出了一些反应但多不能回忆,就是由于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驭汽车与个人思考两部份了。

    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

    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师负责施行的心理治疗催眠方法。

    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

    操作催眠,即非言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暗示性刺激,达到催眠状态。

    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晰时进行暗示性催眠;

    睡眠时催眠,即在睡眠状态下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催眠技术。

    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

    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

    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

    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心理治疗催眠术;

    动物催眠,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

    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