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兴趣问题 (第2/3页)
兰法制碱事实上也在生产。
前世的时候,自己的那位远房叔叔就介绍过醋石法和吕布兰法的优劣,当然主旨是对自己搞出来的醋石法进行自我表扬,比如他洋洋自得地宣称,醋石生产纯碱,产出的纯碱其硫酸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纯碱纯度高之外,附加产品还有丙/酮。当然所有的比较,都是以吕布兰法作为比较对象的,茅庚由此也听说了有名的吕布兰法。
话说1775年,法国科学院搞了一个巨额悬赏,公开征求制取纯碱的实用方法,果然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这个勇夫就是吕布兰——只比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勇夫吕布多了一个“兰”字。众所周知,吕布兰搞出了著名的吕布兰制碱法,这个制碱法的第一步,就是用硫酸与食盐反应制得芒硝,芒硝再与石灰石、木炭混合入炉煅烧,便能获得纯碱。
十分幸运的是,大宋的芒硝随便在地底下挖挖就有,尤其在衡州,挖下去二三十米就是芒硝,堪称量多价廉,这一来,便直接省去了制硫酸这一步。不过,让茅庚烦恼的是,吕布兰法制碱的纯度一直不怎么样,所以目前更多的还得依赖醋石制碱。看来,也得模仿一下人家法国的搞法,来一个重赏激励,也许就会有人去千方百计找到其中的窍门。
不过不管怎么样,“两碱”化工算是初具雏形。
赵抦不光是看了制纯碱,连纯碱制烧碱的过程也看过了。用醋石制得的纯碱作原料,加热水调制成纯碱的饱和溶液,然后加入过量石灰乳,就制得了烧碱。不过,赵抦也就是看看而已,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茅庚本来想跟他解释热水能够提高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之类的,但赵抦看来对于化学真的是没有太多的兴趣。
“茅庚啊,这些烟、气、粉、水、液、灰,我看得头都大了,这些炼丹之术------哦,是化学之术,只要你明白就行了,我就不掺乎了。”
茅庚摇头!
好吧!你不为我的得意手笔喝彩也就罢了,可是你非要将堂堂的化学视为炼丹术,这叫人情何以堪!
“茅庚啊,我想清楚了,我还是去掺乎造船吧。”
对于赵抦要求参与造船,茅庚表示理解,堂堂国公,当然要抓就要抓大项目,比如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之前赵抦重点抓了栽种红薯,虽然至今为止赵抦一直还是关注红薯的长势,但一不用他浇水,二不用他浇肥,真正要关心的只是再过些日子红薯到底能有多好的收成,这归根结底是以粮为本的时代作为皇室接班人应有的一种正确姿态。
赵抦青春年少,正是大有理想的年纪,在茅庚这里,去掺乎别的,好像都不符合他国公的身份。倒是一直被茅庚视之为代表最高制造业水平的造船业,由敬爱的国公来指导一下,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满足赵抦的好奇心上,都是舍此别无其他的不二选择。
“国公想要做甚么,我都是全力支持的。”
只要不去造火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