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紫禁城的黄昏(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4章 紫禁城的黄昏(三) (第2/3页)

时候,他就更要头痛。这是后话,暂且揭过不提。

    且说唐绍仪到了上海,民军方面推出的谈判总代表是伍廷芳。两人磋商了几次,具体的情况,唐绍仪已经发给了袁世凯。

    “哼,要我bi迫清室退位,将来民国告成却没我什么事,这帮民党人物也太不更事,气焰也太过嚣张”袁世凯脑子里闪过那封电报的内容,心中冷笑。又想到他派往武昌的刘承恩、蔡廷干发回的报告,虽说报告说得花团锦簇,似乎清室退位,湖北方面就唯自己马首是瞻,袁世凯却并不感到欣慰,反而隐隐有些不安,但又说不上来不安何来。不过,如今他与湖北方面毕竟是互派了密使,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及时磋商,至少双方的关系更进了一层,而武昌方面也比上海方面“晓事理”多了,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看吧。袁世凯这样思量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武昌方面与他沟通的渠道,都由王麟一手秘密“把持”着,并不代表武昌方面文武官员的“公意”,甚至可以说,要是公开讨论的话,即使王麟威望再高,恐怕他的主张也很难被其他人完全接受。

    袁世凯振作精神,却听杨度仍在那里口若悬河地继续说道:“……要使**党同意明公的谈判条件,就必须先狠狠打击他们的气焰,因此,即使南京最后必须放弃,也必须在军事上让民军遭受重大的挫折。若明公能在打痛民军之后,主动放弃南京,放**党入城,而于南京城下对民军造成威压态势,却又守而不攻,则一方面可挟制朝廷,另一方面**党也只能任由明公rou捏……”

    听到这里,袁世凯眼睛一亮,虽不完全认同杨度的计策,但心中已有了计较。袁世凯心中暗赞,杨度这人,眼光还真是毒辣,思虑虽不够周详,但也远逾一般人。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这番话本应该单独对自己说,岂可当众说出?这等话题虽正中自己心思,但也怕人多嘴杂,泄露出去。只是他说开了头,自己又不好打断,否则显得自己没有气量不说,还容易让手下误会自己不信任他们。这个杨皙子啊,才高气傲,不够圆通,考虑不周,急于求成,可xiǎo试不可大用也

    杨度完全不知道他使尽浑身解数的这番表现,落在袁世凯眼中,却多少成了卖nong,而袁世凯内心中也隐隐对他有了些不满。

    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