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中南建设委员会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第132章中南建设委员会
“都督见召,不知找人杰何事?”不一会,张静江推mén而入,神情颇有些落寞。原本以为遇到了“明主”,没想到“秘书长”一职本就是王麟临时起意,因人而设,听着好大的名头,却无明确的职掌。自己又不善jiāo际,一个陌生的外省人,蓦然挤进这个新冒起的两湖集团,开头的日子,还真有些无趣啊。
“静江先生,您先坐下。”王麟站起来,顺手递过一份文件,“这是我前些日子反复思虑过的一份草案,咱们军政fu在中南地带的脚步已经越来越稳了,各项改革要逐步推行,工商实业要大力发展,金融要整顿,铁路、公路要修建。好在两湖有张之dong督鄂20年,打下了不错的底子。您看看,这份草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张静江接过这份文件,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抬起头道:“都督,好大的手笔但是资金从哪里来?比方说这七年义务教育一项,虽然长远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急切行之,得砸进多少银子?又比如说‘耕者有其田、三七五减租’这一项,都督用心是极好的,但是要想推行,必得用铁腕手段,如今两湖宜镇之以安,并不适合多生事端。修铁路、公路,更是烧钱的事,现在财政哪有那么充裕?没有钱,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杰不敏,不知都督何以解之?”
王麟轻轻地来回踱着步子,闻言停了下来,摆手轻笑道:“静江先生,莫急莫急这只是我的腹稿,是将来咱们中南地区的长远规划。急于求成,取败之道,王介甫的覆辙,我是不会重蹈的。如今这一个方案,我们固然不能全部实施,但可以有选择的逐步施行。比如,教育一项,现在全面施行义务教育,诚力有不逮,但整顿一下学堂,重订教材,发展师资,重点扶植一些职业院校和大学,却是力所能及的;又比如土地改革一项,确实不能仓促行事,但现在至少可以多多宣传一下‘耕者有其田’的思想,至于实际推行,就得等到推倒清室之后了。至于铁路、公路,至少两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