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中南建设委员会 (第2/3页)
境内,已有颇好的基础,何况发展jiāo通,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宜从速不从缓。财政方面,确实有些棘手,但也并非毫无办法。”
王麟稍稍停顿,方才对着张静江继续恳切的说道:“资金的问题,.la [棉花糖]现在有几条思路,都不太成熟,正需要借重先生大才,擘划一二。”
“这资金的来源第一当然是两湖的税收,如今政纲解纽,以麟看来,就算南方临时政fu告成,甚或袁世凯推倒清室,南北统一,一两年内,地方自主的现象仍是无法扭转的。这对我们来说一定程度也是个好事,至少我们不需解款中央,地方的财政就能较为充裕。第二嘛,关税收入是一大宗,基本上一两年之内的关余,都可以掌握在我们手中。第三,我们中南地区要大力发展工商制造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破除国人发展企业首选外国租界的习惯。这一点,还需要大大仰仗静江先生,把江浙一带的巨室,都介绍到两湖来做生意。第四,还可以从洋人身上想些办法,以如今两湖的条件,并不难在国际上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王麟继续侃侃而谈,张静江已经眉头深皱。
“都督,照你说来,咱们民党终究无法子成事?共和告成,只能抬出袁世凯来暂时收拾局面?”张静江突然直截了当地问道。他也有些欣慰,对于他这个才认识几天的人,王麟即能推心置腹,如此气度,方不枉了他千里迢迢走此一遭。
王麟点头,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先生也是从上海、南京赶过来的,民军不利久战,咱们民党内部又矛盾重重,这一切想必先生也都清楚。袁世凯掌握北洋六镇的武力,这是国内目前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我们要想在武力上打败他,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事。南北对峙的局面,又不宜持久,否则东洋鬼子或者北极熊chā一脚,那就祸不可胜言了。所以,为了大局考量,咱们民党也只好让一步,先让他袁项城得意一时了。不过,这话只能在这屋子说说,现在咱们党人气势正盛,上海的那帮人,还不知道怎样的一副心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