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西藏危机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第133章西藏危机
四川省康定城,此时人心惶惶。
康定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西部,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相传诸葛亮南征孟获,遣将郭达在此地造箭得名。后人为纪念郭达造箭有功,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取名郭达山。在清咸丰年间还在郭达山下建有郭达将军庙。其实“打箭炉”,是藏语“打折诸”的译音。“打”,指大地山流来的的打曲河(雅拉河),“折”,为折多山流来的折多河,“诸”,是雅拉河、折多河两水汇合之处。
从此一名字也可以看出,康定为jiāo通要道,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康定城的重要性还不止此,此城乃川滇青藏四省区周边山地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四川联接汉区与藏区的mén户。汉族裔人一旦出南mén或北mén进入藏区,由于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等的殊异,宛如置之异域,有了身离乡之感,便称之为出关或到关外。而出东mén则如还乡,故称之为进关、关内。
城内人口数万,有藏、汉、回、彝、羌族等17个民族共存,以藏民族为主。
此前,兼理藏事的赵尔丰,为了镇御边疆,在此城派驻了一支巡防军,约有两千余人。随着川luàn风潮愈来愈烈,赵尔丰手下兵力捉襟见肘,只好把康定城负有重责的士兵,也大部调到成都,留守此城的部分兵力还不到200人。
防边的力量既然如此薄弱,威慑力当然不足,别有心思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
长久以来就对西藏抱有野心的英国,也加紧了动作。
英国唐宁街10号,此刻,英国外相正在把手中刚收到的一份情报递给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英国首相是一个已经快60岁的老人,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鹰钩鼻似乎在象征着这个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力量和阴险。
刚才外相递给他的情报,是英国情报人员刚从中国西藏发回来的一份报告。
阿斯奎斯迅速的看完了这一份不太长的报告,内容略谓:四川省一向负责处理西藏事务,但如今该省人民已四分五裂,赵尔丰早已丧失了对局势的控制,3或4个军政fu在四川各地行使管理权,四川内部行政机构与税收体系已经瓦解,以致该省既不能提供钱财也不能出动兵员保持至拉萨的道路畅通,看来1800名驻藏川军很可能被切断归路,全被屠杀,藏人将成功地摆脱其宗主国的统治,有效地重建他们的自治权力机构。
看完报告,阿斯奎斯思索了一会,方才开口道:“前些天,驻中国武汉的领事发回报告称,目前中国发生的事件是一场伟大的国民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