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川边军分府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第134章川边军分府
吴遂这些日子忧心如焚,他原是赵尔丰手下的一名管带,如今统领着驻守康定的不足200名的士兵。
吴遂和他的部下多数为湘西或川南人士,驻藏川军也是大抵如此,不过驻藏川军多数为四川籍,吴遂和他的部下则多数来自湖南湘西凤凰城。
凤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此地原叫“镇竿”,是近代以来的苗汉分界线,几百年来不断的苗汉冲突和战争使这里常年拥有一支军队。屯丁分田到户,且耕且守,战丁专事操练,由屯田佃租中拨粮关饷,数以万计的凤凰人就这样被屯田的绳索紧紧的牵系在一起,当兵吃粮成了世代传统。因地名“镇竿”,故又称这支军队为“竿军”。
凤凰不过十万左右的人口,就有一万人常年兵役在身。“竿军”好勇斗狠,勇猛非常,清政fu于西南用兵,总是优先chou调此地的兵员。以前赵尔丰守边、督川,他的部下最称能战的就是“竿军”出身的官兵。
吴遂也许是“竿军”中的另类,战斗不是他的长项,他没有多数“竿军”身上的那股彪悍与粗犷的气质。与他一同调到赵尔丰手下的同乡好友陈渠珍曾经打趣他:“你哪里像凤凰吗,你就是一只土激。”
陈渠珍如今在驻藏川军中充当管带之职,身在康定的吴遂想起好友,心中流过一阵暖流,不过随即就是担心:康定的形势尚且不稳,西藏就更不用说了,希望好友没事才好。
吴遂虽非敢战之士,但灵通机变远胜他人,又熟读诗书,所以才为赵尔丰赏识,驻守康定,保障川藏之路的畅通。(.la 好看的)
眼下,内地形势吃紧,老长官困守成都,这些消息尽管缓慢,还是传到了吴遂等人的耳中。
吴遂甚至还能判断出,这个时候正是被清廷革去了名号、远窜印度的**十三,重返西藏的最佳时机,后者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驻藏川军则是**十三重掌西藏大权最大的阻碍。
正面相争,吴遂倒是不担心,以藏军孱弱的战斗力,能够把驻藏川军如何,但是若有心人煽动康定变luàn,或是出奇兵攻打康定,以他现在手下的薄弱兵力,要想守住康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若康定一失,驻藏川军补给断绝,后援缺乏,必然是军心大luàn,然而,那时候他们就算想退会内地,也只能绕道印度,如此一来,这些兄弟的命运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守在营房中的吴遂,心中正是惴惴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喧哗。康定城本来就不大,依山而建,地方狭xiǎo,所有的房子几乎就在几条街道上,稍大一点的动静,差不多能让举城皆知。
“怎么回事?”吴遂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大声喊道。
“报告吴管带,北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