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定川(六) (第1/3页)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第144章 定川(六)
成都明远楼军政fu大厅,.la [棉花糖]mén前广场上,依然聚集着不少各地的同志军,不过,刚刚经历了luàn兵哗变的sāoluàn,不久又目睹sāoluàn被“恰巧”赶来成都的“援川军”平定,这些同志军已经安静了许多,围坐在广场上,悄声私语,很少有人敢高声喧哗。
此时,成都大xiǎo街道,到处都是穿着灰色军装,精神抖擞、往来巡逻的援川军士兵。藩库、军械库、造币厂及各大银行、票庄,更是有着重兵把守。
哗变之后参加劫掠的luàn兵和无赖之徒,除了极少数见机得快,早早就躲藏了起来的,已被全部缴械,分别收押,劫掠的财务也都被一一没收,暂时充公;极少数反抗者则被当场处决。
成都居民中一些胆大的,听得外面的枪炮声和喝骂声,逐渐消歇,也开始壮着胆子摸了出来打探消息。
街头巷尾,这时候已经贴满了安民告示,不过,上面的落款却是陌生的“湖北援川军司令暨重庆军政fu都督马”字样。
虽然诧异,但人心还是渐渐安定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遭劫的商店、银行和民户,也开始重新收拾劫余后的财物。
遭劫后的居民,看着街道上往来巡逻的援川军士兵,满心眼的都是感激。管他来的是谁,只要能安定城内秩序,不再出现刚才那样的sāoluàn,咱们就坚决拥戴他。蒲都督好大的名头,还不是nong出了这么大的luàn子,这等世道,还是要由一个赳赳武夫来做都督,才能镇住那帮该挨千刀的丘八!
………………………………………………………………………………
明远楼军政fu宽大的会议厅内,此时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两侧,座位排得满满地,座无虚席;桌子两头,分别是正副都督的位子,如今却都空着。
两侧的席位,按照文武分列,右边坐着的是穿着军装的马荣、陈镇藩、尹昌衡、单道康、周骏、彭光烈、周鸿勋、司马灿等人;左边坐着的则是身着便衣的罗伦、杨维、董修武以及“五老七贤”中的伍肇龄、颜楷、张澜和四川名记邓孝可、胡自立、金冶方、栗峰等人。
左侧居中而坐的、已经七十五岁、白须白发的前翰林伍肇龄格外显眼,他拄着一根龙头拐杖,颤颤巍巍的身子骨,似乎风一吹就能倒,然而他半眯的双眼,偶尔睁开却依然炯炯有神。老人家刚出道时就敢讥讽专擅朝政的那拉氏,被斥为“奸党”,罢黜回家,回成都主持教育,以致“天下翰林皆后辈,蜀中佳仕半mén生”,老人家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事没经历过,不过今天的事还真邪mén了!
最初在家里得到luàn兵哗变的消息,气得伍老先生把龙头拐杖往地上重重地一拄:“瓜娃子的蒲伯英才多大岁数?不过才36岁嘛!还是个青勾子娃娃,无拳无勇,怎么是做都督的料子?这不捅出了篓子,出大事了嘛?要平定这次sāoluàn,只有请动季帅(赵尔丰字季和),才捡得顺!”
去原督署衙mén叩请赵尔丰出山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可是他料不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赵季帅的手谕还没颁出去呢,城内的sāoluàn局势已经被平定了下去。这让他十分惊奇,这支半路杀出的援川军何来这等能耐,竟能做下这么大的事业来?因此,接到来军政fu议事的邀请,他几乎是腿脚如风、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急得服shi他的老仆人阿旺一直在叫:“老太爷,您慢一点!”
此刻,伍肇龄仔细打量着对面正襟危坐的马荣,忍不住暗暗赞一声:“好个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伍老先生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消息却灵通,知道对方的根脚,因此不免有些惊异:属下尚且如此,湖北的那位王大都督,又该是何等奢遮人物!虽说luàn世出英雄,但超拔脱群到此等地步,也未免太逆天了吧?
“诸位,”一个利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