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章 非袁不可(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5章 非袁不可(一) (第3/3页)

括克虏伯原装炮,日本仿制的31式山炮,江南制造局仿造的14倍75毫米后装管退式山炮)。而且火炮数量,俱是每镇54mén的满编,此时就是日本陆军也远远比不上。

    反观革命军反面,两湖革命军的山炮、过山炮数量众多,可以与北洋军媲美,但火炮就远远比不上北洋军,尤其是缺少先进的管退炮,何况王麟掌握的重武器大多数都布置到了武胜关前线,此时能够稍稍拉近与北洋军的火力差距的,就只有依靠克复南京时夺下的20mén江防重炮。

    北洋军在机关枪方面的配置,就更是让革命军相形见绌、无法匹敌。北洋军平均每镇设有1个机枪营24挺重机枪,主要使用的是德国造马克沁式水冷重机枪,也有少量法国造哈奇开斯气冷式重机枪和日本造38式重机枪。

    反观革命军反面,如今拥有的机关枪总数也不过二十余挺,还分散在各支部队手中,根本不能集中使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刘承恩接掌汉阳兵工厂之后,通过技术改进,虽然已经仿制出了两挺重机枪,但以汉阳兵工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全力生产每月也最多不过制造出3、4挺,根本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于是,激战了数日之后,在北洋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下,革命联军损失惨重,革命军的防线已经被压缩到了浦口区的内线,阵地狭xiǎo,对革命军极为不利。

    这个时候,浙军司令朱瑞等人重弹退守南京的老调,毕竟海军尽在革命军之手,有长江天险,北洋军对南京亦是无可奈何。到了此时,黄兴的态度也只好无可无不可。

    于是,浙军、沪军、粤军等部很快都渡江撤回了南京,如今坚守前线的只有鄂军和镇军的一部。

    奇怪的是,此时,占尽优势的北洋军,却根本没有乘胜追击,只是不停地发炮“震慑”,却又不曾瞄准,炮弹只是远远落在革命军阵地前面,步兵也并未发动进攻。似乎,北洋军也并不想把革命军全部赶过长江。

    与此同时,在英、美、德、法、俄、日六国驻沪总领事尽快结束战争的通牒下,南北两方的和谈代表,于上海英租界市政厅,重新开始了紧张的谈判。

    享受阅读乐趣,尽在吾网,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45章 非袁不可(一))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