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深远影响 (第2/3页)
同,自应协力以达公共之主张,岂可令挟私见争意气者败坏大局?”
继之,各省都督及将领如阎锡山、孙道仁、蒋尊簋、蔡锷、朱瑞、蒋雁行等人也都纷纷表态,主张定都北京。
甚至,王麟为了争取民心,也向北京方面拍发了公开的通电:“顷闻京、津luàn党操戈,首难虽平,余孽未清,祸变之来,将未有艾,外人对此,极为激昂,某国并潜谋运兵入规京辅,瓜分之祸,即在目前。内变既起,外人干涉之象既现,无政fu之状态,其害不可终日。为大局计,唯有速定南北统一政fu,以挽危局”
众声喧哗之际,一直没有多少消息传出的东三省,也发出了以奉天都督和三个副都督联合署名的通电,要求定都北京。
与此同时,因为**爆发,中断了几个月的关外与关内的通讯联系,终于恢复,张绍曾、蓝天蔚联名给王麟发来了一封长长的电报,详细追述了这几个月东北发生的事情。
从奉天的张、蓝二人发来的电报中,王麟得知,张、蓝已经在东北站稳脚跟,自己最初派去北方的特别行动队成员也有数人跟在他们身边。不过,如今东北的形势十分复杂,**党人不得不与当地的保守势力虚与委蛇。
原来,这一个时空,张绍曾、蓝天蔚的部队,在吴禄贞被刺之后,听从王麟的建议,及时撤入了关外,避免了被袁世凯政治肢解的命运。
张、蓝二人的部队,退回关外之后,立时成为了东三省最大的一股势力。按照东北**党人最初的预想,本拟驱逐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推举张绍曾或蓝天蔚为关外都督。但是,张、蓝二人都认为这不切实际。
原来,张、蓝二人的部队,同样是归属于北洋阵营,大部分军官也都是北洋军人,张、蓝二人虽然极力在军队里发展**党,但毕竟上任时间太短,根基太浅。蓝天蔚的属下,除了几个参谋官,就没有几个是自己的亲信。张绍曾做得好一点,也不过发展了几个管带一级的中下级军官,其中就有在另一个时空以“倒戈将军”的称号蜚声后世的冯欲祥。北方的军人不像南方的新军那样接受了许多新思想,士兵普遍都比较保守,多数士兵眼中,袁宫保的威信,也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张、蓝二人反复思量,在东三省公开倡议**的话,部下很有可能要分裂,而且东北的这个时候,赵尔巽也有了防备,**的条件并不成熟,只好暂缓打出**的旗帜。
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不愧是老狐狸,他在听到张、蓝率军即将退回奉天的消息后,立刻召来了一向受他栽培的张作霖,任命他为奉天巡防军统领,张作霖的基本武力一下子由七个营扩展到15营约5000多人。
张、蓝二人的部队虽然在人数上占了优势,但所部缺少战斗经验,真正打起来未必是久经战阵的张作霖巡防军的对手。
这样,张、蓝所部进入奉天之后,东三省就成为了两股势力相持不下的局面。于是,在奉天立宪派的斡旋下,成立了以赵尔巽为会长,张绍曾、蓝天蔚、张作霖为副会长的东三省保安公会。
随着南北和议达成,清室退位,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消息传到关外,东三省保安公会也随即改为奉天都督府,赵尔巽为都督,张绍曾、蓝天蔚、张作霖三人分任副都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