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机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机遇 (第1/3页)

    一般来说,在八十年代有一辆摩托车骑,那肯定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特别是把背景放到八十年代初期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摩托车甚至可以算是很多政府单位、国企的公务车,如此看来,似乎市场不小啊!

    由于时代的局限,目前汽车在国内绝对是个稀罕物件儿,就算是蜀都所这样的大型国营军工研究所,单位也只有区区两架吉普车,更多的公车还是得靠这年头大火的偏三轮摩托车来冲量,就这种公车配置在当前国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就连政府、警察部门也都是大量配备摩托车使用,因而这些摩托车都有着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在购买的时候或许配有头盔,但那仅仅是在冬天的时候防风、保暖才佩戴,在其它季节的时候,谁会使用闷热的头盔。

    然而,不戴头盔也有很大的劣势,特别是高速骑行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飞蚊钻进眼睛,这时候一副骑行用的防风魔镜就不仅是装逼所需,更多还体现在巨大地实用价值上面,保守估计一辆摩托车配备两副眼镜是可以期待,这至少就意味着数以十万计的销售订单。

    与之前墨镜定位私人购买的时候不同,七十五块钱的终端售价或许还不够亲民,只有少部分年轻人才会下手购买,但如果换成单位出钱采购墨镜,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只要不是用自己的钱,国人还是非常慷慨、大方的。

    汪正国从训练场回蜀航办公室的路上,心里就已经开始计划起来,如果墨镜这东西想要成为摩托车标配护具,那么有两个渠道是必须要走的。

    其一就是直接同摩托车生产厂家沟通,把墨镜同摩托车捆绑销售,这样是最简单的方法,只需要同几家大型摩托车生产厂家之间协商好,那采购订单就是长久生意。

    别的不多说,光是83年的山城嘉陵摩托车,它作为国内产量第一的存在,当年产能就是十万辆以上,若是再把全国范围之内其它工厂的产能加起来,至少又是好几十万辆新下线的摩托车投入市场,而且摩托车的产能还是逐年递增,十年之后的九三年,那更是达到年产一千万辆的存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怎能不让人流口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