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父子夜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父子夜话 (第1/3页)

    陆守荣吃完饭就进了书房,陆文青也赶紧打扫完碗里的饭菜,跟着陆守荣的脚步进入书房。

    陆守荣有晚饭后和儿子谈话的习惯,既是对儿子成长关心,也是对儿子能力的考校。这一点在陆文青的记忆力记得十分深刻,因为陆文青没少在陆守荣的考校中败下阵来。

    陆文青跟着陆守荣进了书房,拿起暖壶给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陆守荣泡了一杯茶,然后又给自己泡了一杯,在陆守荣下手坐下,等着陆守荣今天的考校。

    “听管家说你今天下午让大正买了很多报纸。”

    果然,陆守荣老神在在的抿了一口茶,开口道。

    “是,这几日受了风寒,没怎么管事,想了解了解外面的时事。”

    “看看报纸了解时事是不错,但也不要被那些清谈高论的文章迷了眼睛,做人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的好。”

    不知道是不是古今所有当爹的都有教训儿子的习惯,陆守荣一开口便将陆文青看报纸的行为和不务正业划了等号,这让陆文青觉得有些憋屈。

    “爹,这您可说错了,宋真宗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虽然民国了,可这句话一样管用,如今这社会一日千变,多了解点时事没什么不好的,毕竟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看的多了,懂得也就多了。”

    陆文青头一拧,把老爹的话给怼了个严严实实。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这两句话说的有深意啊。。”陆守荣有些惊奇的看向陆文青,似乎没想到自己儿子能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来。

    “口气倒是不小,这两句话是你从报纸上看的?”

    “呃。。没有,这是我在齐鲁大学的时候听一个外国教授说的。”陆文青心里犹豫了一下,没敢说这是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借口将这事儿推给了外国人,反正齐鲁大学是基督大学,里面英美教授很多,而且流动性很大,就算陆守荣想问哪个教授,陆文青随便说个名字也能搪塞过去。

    “说这话的人是个人才,能够做这位教授的学生,是你的幸事。说说吧,你看了一下午报纸,发现了哪些财富?”

    果然,一听是外国教授说的,陆守荣顿时打消了继续追问的念头,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继续进行对儿子的考校。

    “经济上的没有,我主要看了些时政和时事,因此没发现什么商机。”

    陆文青略一沉吟,说道。对于这个时代初来乍到,虽然凭借着对历史的先知发现了些生财之道,但陆文青今天想说的却不是这个,因此故意跳过。

    “经济方面没有不要紧,其他方面有也算是财富,说说你的发现吧”

    陆守荣继续品着茶,劳神在在的道。

    陆守荣本就指望儿子一下午能发现什么商机,也不失望,倒是儿子今天的谈吐让自己觉得有些意外,言语虽然有些鲁莽,但是充满自信,让一直觉得自己二儿子太过怯懦的陆守荣有些高兴,只是面上依旧无喜无悲,没有一丝情绪外露。

    “。。我觉得,当今中国,大战将至!迟则一年,快则半年,中日必然开战!”

    陆文青犹豫了下,还是将自己的判断说出来,然后一脸期待的想要看自己父亲的反应。

    “这就是你的收获?”

    陆守荣从第一句开始便眉头紧锁,越听下去脸色越黑,听到最后一句已是脸若冰霜。

    此刻陆守荣心中对陆文青的言论大失所望,本以为能够从儿子的嘴中听出什么别有建树的言论,没想到还是中日即将开战那一套套老掉牙的言论!

    狂论无知,眼高于顶!

    这就是陆守荣现在心中对陆文青的评价!

    “是,儿子并非信口胡言,而是有事实依据。”

    陆文青一看老爹表情便知道老爹不相信,开口解释,同时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

    看来不仅是国民政府高层不相信中日即将开战,连像陆守荣这种离平津近在咫尺的士绅阶层也不相信,也难怪宋哲元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仍然醉心于和日军达成协议,把宝贵的备战时间白白浪费。

    “那我到要听听你的高论!”陆守荣冰着脸,冷哼了一句。

    “自东北沦陷以来,日本图谋我中华,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民国二十一年,日军进攻上海,民国二十二年,热河沦陷,随后长城沿线失守。平津一带已无险可守,日军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