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茶馆辩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茶馆辩论 (第3/3页)

一份期骥,他希望陆文青只是在说大话,哪怕只有一部分是假的也好。

    “因为他需要声望和拥护,不管是对日本人,还是对国民政府,宋哲元都需要你们。”陆文青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然后又继续开口:“抗日领袖这顶帽子,宋哲元不会接,可也不会不接,或者今天接了,明天再藏起来,这取决于他身上承受的压力变化。如果日本人施压过重,宋哲元就会接过这顶帽子带上,然后凝聚两省两市的民心物力和日本人抗衡,如果国民政府施压过重,宋哲元也会毫不犹豫的把这顶帽子摘下来,以《何梅协定》为借口,不接受国民政府对他的一切命令。”

    陆文青的话让伍南生的眼睛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碎了,他痛苦的抱着头,想让自己和鸵鸟一般,再也看不到外界的黑暗。

    陈修括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小口抿着,借此掩盖心中的激动,他其实是北平学联在一二九运动中发展的成员,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联虽然发展了大量的革命青年,带动了全国抗日的浪潮,但付出的代价也很明显。学联的几个学生领袖和各大院校的骨干分子几乎无一例外全部暴露。运动结束后,为了保存骨干力量,学联骨干在地下党和民主人士的帮助下离开北平,一部分在学联领袖黄镜的带领下去了上海,一部分去了陕北,一部分在其他各地党组织的帮助下化名隐藏了起来,留守的人员接到的指令都是暂时停止活动。此后,北平的学生运动一时间变得群龙无首,虽然也有几次大的请愿运动,但在宋哲元的拉拢分化下,往往都是无疾而终。

    陈修括是留守的一员,林秋也是,两人都是黄镜亲自秘密发展的成员,在学联里面也只有三个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其中一个还是他们对方。此刻两人心中都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一二九结束以来,全国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可北平却渐渐沉寂了下来。学联的大规模撤退让北平的学生运动失去了领导,很多学生被宋哲元礼贤下士的样子迷惑住,南下为二十九路军筹款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可要求二十九路军驱逐丰台日军的声音却越来越小。这让他们两人感到十分焦虑。

    “难道我们以前做的都错了?”伍南生失魂落魄的抬起头,喃喃自语道。

    如果宋哲元不抗日,那么他们为二十九路军筹款还有什么意义,他们发动了那么多民众和学生,难道到最后只是一场可笑的白日梦么?

    “不,恰恰相反,你们做的很对,而且做的很好。”

    陆文青抬起头来,神色严肃的说道。

    “为什么?”

    对面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随后又互相对视一眼,林秋看向伍南生的目光多了一份同情,当她第一次从黄镜口中得知宋哲元可能是混入抗日队伍中的投机分子的时候,几乎是和伍南生一样的震惊和惶恐。

    “因为你们虽然改变不了宋哲元,但你们可以改变二十九军的其他人。”

    陆文青没有丝毫犹豫,十分坚定的回答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