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不能太无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不能太无耻 (第2/3页)



    在实施第一部分计划的同时,李景隆便已经开始为第二部分计划作准备。诸如放下身段到龙套这种从五品的员外郎宅中探望闲谈、主动与徐辉祖等人交好,甚至通过朱允炆与黄子澄建立起翁婿关系等等。

    同样是按照计划,他要在靖难之役开始后,加大力度与地方武将建立情谊。在情谊的基础上,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

    如果这一切顺利,朱棣必然丧命于金川门前。同时,在叛军攻打京师时,皇上肯定会不幸驾崩。

    其后,他这个击毙反贼棣的功臣和万众瞩目的救世主,当然便是年幼太子的辅佐人选。

    至于年幼的太子能不能登大位,或者说会不会突然染疾之类的,那个可以到时视具体情形再行决定。

    这个计划的第二部分难度大些,但李景隆仍然有信心,因为靖难之役要打到建文四年,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一切。

    但眼前的情形却应证了一句老话,计划总赶不上变化。而这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变化,不出意外的话则是由于另一人的参与引起。

    变化会不会对计划的实施造成影响,李景隆此时并不能完全确定。之所以让耿炳文率兵平叛,目的便是让判断得到证实。

    如果朱棣还是在中秋之夜采取偷袭,如果朱棣还是在滹沱河大败耿炳文,如果朱棣还是围攻真定城三日不克便回师北平,那么第一部分计划便可继续实施。

    否则,计划便要调整。

    对于整个计划,李景隆当然认为第二部分计划更为重要。所以他暗自决定,如果真定之战没有按照历史记载的那样展,自己便亲自北上领兵,提前打败朱棣。

    那样或许不如原先计划那般稳当,甚至会将实现第二部分计划的时间拖后,但大势应该不会有错。

    正因为如此,这种可以算作最后底线的大势,李景隆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再予以改变。所以他要消除一切风险,哪怕是潜在的风险。

    脸上的萧索和疲惫瞬时不再,他唤来易十三,微微笑道:“十三,你还记得我以前曾问你的那个问题吗?如果这世上只剩下你和另外一个人,你会不会杀了他?”

    易十三白衣飘飘,丰采神俊,笑道:“不会。有个说话解闷的人总是好的。”

    李景隆似笑非笑,道:“如果他不但不能让你解闷,还时时恶心你,又当如何?”

    易十三微微一顿,然后很坚定地说道:“那便如同苍蝇,当然要一巴掌拍死。”

    李景隆沉默不语,半晌忽地看向易十三,道:“你能不能杀了第五安?”

    易十三显得并不意外,只是有些迟疑,道:“我与他交过两次手,身手应当在伯仲之间。”

    李景隆虚眼问道:“你们武林中哪些人可以杀了他?”

    易十三想也未想,道:“山水荒上官虩、龙门派错然道长、万山门黄裳,还有我师父习坎,以及他师父第五元贞,这是天下五行,杀死他都和拍死一只苍蝇没区别。”

    李景隆挑挑眉,说道:“他师父自然不提,其他人谁可能出手?你师父?”

    易十三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