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心理学家的妈妈 (第2/3页)
突的?
一个宿舍里的同学可能在宿舍公共劳动怎样分工上存在分歧。
在人际关系中,有些角色规范比较明确,也有一些角色规范比较模糊,如果两个人对于规则看法不同,就难免发生冲突。
这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扯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
例如,宿舍可能因为性格不和而闹矛盾:在周末,一方很喜欢找一大堆朋友来宿舍玩,另一方则喜欢单独呆在宿舍。
在人际交往中,这三个层次的冲突有可能交织在一起的。
行为上的分歧,可能一起关系规则上的矛盾,并进一步导致个性上的冲突。
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难。
冲突可能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分歧,也可能根源于主观想象的矛盾。
还有就是个性太强的女孩子很多时候就算是都清楚的知道对方的愿望,但是却不愿意相让。
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
再比如说一位同学发现宿舍里面有异味,她很讨厌这种气味。
她以为是宿舍的同学的臭袜子没洗,所以见面时就警告她不要在宿舍存放脏衣服,事实上,异味可能来自于另一位同学的脚臭。
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
例如,你的同学召集生日聚会,你没有得到邀请,为此你很不高兴,而他也正因为你没有去参加聚会而不满。
事实上,他本来打电话邀请你,因为你不在,拜托你的同学转告你,但是你的同学却忘记了这回事。这时,双方的冲突纯粹是因为误会。
然后张敏仪就巴拉巴拉的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妈妈,现在寝室里的人都不喜欢我被我得罪光了,凡心那里我也不好意思去了,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张敏仪声音闷闷的。
等听完了女儿的话,张敏仪妈妈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